第五十一章开始组建班底-《穿越明朝成天启》


    第(2/3)页

    按说燧发枪研制出来之后,毕懋康会按照约定第一时间来禀报此事,不知有没有他上的奏疏。

    属于毕懋康的奏疏没有找到,许多官员请求隐退归家的奏疏却是不少。

    朱由校有些得意的笑了,看来名声这个东西很真是文人士子们的软肋。

    不出意外,那些尸位素餐之辈尽皆上了辞呈。

    想想也是,一方面是朱由校派人大力度的调查,另一方面是登报毁其名声,正常人谁都扛不住这样的压力。

    当然,朱由校也不是刻意去针对东林党,其他党派的官员也有。

    任何党派一家独大都没有什么好处,更何况齐,浙,楚还是三个党派,如果没有了东林党威胁的话,不用想也知道,他们自己马上便会分裂,为了抢夺胜利的果实,再次陷入内斗中。

    朱由校随意的翻看着。

    吏部尚书周嘉谟上了辞呈。

    户部尚书李汝华上了辞呈。

    兵部尚书黄嘉善上了辞呈。

    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周顺昌上了辞呈。

    ......

    吏部文选司和兵部武选司是朱由校想要拿在手里的,所以看到周顺昌上了辞呈后,还是比较高兴。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随便翻了翻,就可以知道,在自己的朝堂上东林党的势力究竟有多大。

    吏部尚书是东林党人,掌控着官员的升迁和任免。

    督察院左督御史是东林党人,乃是掌权者攻击政敌的得力工具。

    礼部尚书是东林党人,礼部尚书可称之为‘储相’。

    内阁中还有两个明面上站在东林党阵营的阁老。

    这还只是进入朝堂中兴的高官们,其他什么侍郎,员外郎,主事等更是不在少数。

    东林党最可怕的还不是朝堂上这些展露的冰山一角,最可怕的是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朱由校咂舌过后,把那些奏疏又仔细翻了翻。

    哎?礼部尚书孙慎行的辞呈呢?这种高压下也呆的住?

    还真有不要脸的啊?

    这真是该上辞呈的不上,不该上的反而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