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截止今天,报名参加考核的待选之官,以达五百一十二人,武院民科学子有两百五十一人。” 乾清宫中,内阁首辅来宗道握着名册,恭恭敬敬的立在天子面色汇报着。 “吏部待选之官有这么多?” 天子皱眉。 “按照以往惯例,但凡中举者,皆有当官资格。” 来宗道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只不过以往待选调之官太多,举人虽有资格,但也罕有能当官者。” “这次考核,为了能优中选优,臣特意将举人也纳入其中………” 天子沉吟片刻,也没再纠结内阁这种小动作,点了点头:“继续说。” “陛下,考核内容共定三类,一为农时,二位律法,三为经义,四为改革大策……” 天子依旧没有多言,尽管,对这些考核内容,他有不满,但再怎么不满,这个时候,他也只能接受。 最基本的吏治都未肃清,改革大势,还在酝酿,至少得等到此次吏治肃清,才能彻底落下。 改革贯彻同时,还要将儒家揉捏改造一下。 他孔府,跪了这么多王朝帝王,想要再跪他昭武帝,可没那么容易。 一切都完成了,才是潜移默化的思想改造,那时候,才是足以奠定万世之基的科学登场之时。 现在,只能将就着用了。 “此场考核,当以大局为重。” 最终,当来宗道汇报完毕,天子才道出这么一句话。 来宗道眼神稍闪烁,心中也不禁暗自一叹。 若论学识,武院民科那些学子,自然难以于吏部待选之官比拟。 尽管考核还未开始,但来宗道都可以肯定,若一切公平公正,都用不着他去帮扶什么,武院民科的学子,必然是被碾压的结局,就如前明开国之初的南北榜一般。 但显然,天子这一句话,已然将这场考核定性。 不以公平为先,而是以大局为重。 何谓大局? 大局就是要保证大恒的根基稳定,而大恒的根基,显然不是他们这些文臣,而在于武勋。 “臣明白。” 再不愿,此刻,来宗道也只能压下所有情绪,应声领命。 唯一庆幸的是,他这位陛下,虽凡事都喜欢直接掀桌子,但至少,还是给了内阁极大的回旋余地,没有一棍子直接打死。 踏踏踏…… 正当李修准备再吩咐几句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却是突然响起。 只见徐枫与李若链并肩而来,却皆是脸色阴沉。 “陛下。” 两人躬身行礼。 “行了,先退下吧,好生主持考核之事……” 天子摆了摆手,示意来宗道退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