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磨刀霍霍-《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2/3)页

    整个京城朝野,乃至天下士绅,皆在观望着,等待着。

    当然,对统治大明的文官士绅阶级而言,丘八的事情,哪里有自家的荣华富贵重要。

    毕竟,靖武元年的这两奏,可不仅仅是整军!

    同样,还有整顿吏治!

    尽管这一奏,源于几位部堂大臣,但显然,谁也不会傻乎乎的觉得,这会和那秦国公没有关系!

    对军队的动作,如此雷厉风行,磨刀霍霍。

    对他们这些文官士绅……

    显然,没有谁会认为,那位秦国公,会手下留情。

    事实,却并非如此。

    对吏治的整顿,李修从一开始,定下的基调,便是慎之又慎!

    毕竟,整顿吏治,这四个字,稍有不慎,便会成为排除异己,党同伐异的利器!

    而最最重要的便是,李修在文官这个群体之中,完全没有如军中那般深厚的根基。

    趋炎附势太多,这些人,壮壮声势还好,整顿吏治这种大事交给他们,那无疑是自毁长城!

    故而,李修也只能定下慎之又慎的这个基调。

    而对孙传庭等部堂大臣而言,慎之一字,本就是近乎本能,如此,自然也符合心意。

    故而,相比较李修的雷厉风行,一系列大动作,朝堂的动静,则明显小上了许多。

    更多的,则是局限于整个京城以及北直隶的人事调动。

    对朝堂的动静,李修也没投下太多关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武人的身份,注定了他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文官群体之间,都难有太强的根基。

    在如此情况下,既然选择了这些部堂大臣,那就干脆放手让其施为。

    更何况,对目前的李修而言,整顿清理好大明卫所这个基本盘,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大明数百卫所,星罗密布般的遍布整个大明,以卫所独特的军民一体特性,完全可以说,只要将卫所这个基本盘清理好了,事实上,这场国运之惊天豪赌,就可以说稳操胜券了!

    而到了那一步,吏治,改革新政,赋税,事实上,便已是大势所趋了。

    但显然,成功之后的收益越大,迈向成功的阻力,自然也是更大!

    书房之中,那一副大明舆图,亦是清晰标明了李修对大明数百个卫所的谋划。

    毫无疑问,大明军事,以九边为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