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三节 关于水滴到石头上-《大时代从1983开始》


    第(2/3)页

    “小春子。”

    杜子春伸手一指那边的石头:“老师,你说为什么会有水滴石穿。”

    这问题,可是把老师给问住了。

    话说,水滴石穿这成语传了千年,那科学上怎么解释呢。

    一位师兄说道:“是水和石头撞击点形成的表面摩擦,这是物理反应。应该再加上撞击面上碳酸钙、水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两者导致的溶解剥离效应。”

    专业。

    这就是专业。

    真正的学术人才,一定会用科学来解释一切现象。

    可坐在那里的杜子春依旧没动:“不,我不信,因为没有谁真正实验过,我们实验室有个龙头有点小问题,我们的水池是铁的,而水池滴水的位置,却有轻微的突起,是物质的堆积。”

    所有人停下了。

    九厂,人数最多的就是研究员了。

    可以说,都是研究科学的。

    一位教授问:“小春子,那你猜测一下,还有什么原理可以解释。”

    “是波。”

    “波?”

    所有人都不走了,放下背包。

    几位教授,数位博士,十几位硕士,坐在泉水旁看水滴在石头上。

    半个小时后,一位教授说道:“回,回实验室。小春子讲的有分道理,回去研究下。”

    夜里,又招来了几个位同样感觉兴趣的泰斗,每个人贡献出一点超算使用时长,一套全新的理论设计出炉了,接下来就是细化、具化以及制作实物。

    李大强看到的报告书是这样的。

    将原本尾翼破甲中间的钨合金实心棒换成中空的,里面填充物还在研究,初步选择是铝,当然,也可能是合成塑料。

    这样的东西撞到目标的时候,就象是水滴在石头上。撞击面会形成一道平面的正激波,这一道会被反弹,成型超过介质的音速运动。正前方会有一道弓形正激波,而后反回来的激波形成叠加……

    最终,横向效应沿轴向减弱……

    非常复杂的一套讲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