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根速生木的木桩,加上相对精细麻绳,以及其它材料。手工制造的名为猫爬架的产品,此产品在夏国预测未来十年销售量可能是零。 却在出口倭岛的业绩上,创造了一个非凡的数据。 并且,带动了至少二百个村庄的小手工业,以及基地手工加工业的发展。 由此而让一个濒临破产乡镇小厂,改造后专项生产小型木工车床,也在数月内开始盈利。 新型的麻绳编织机以及其它相关机械,也给了不少乡镇小厂带来不少订单。 除此之外,猫抓板、用玉米皮编织的猫窝、棉制猫窝、塑料制猫窝等,也为各地在倭币创汇上作出了贡献。 高端产品。 由九厂设计,奔小康丙等厂生产,喵喂食机、猫饮水机等,也开始在倭岛得到大量的订单。 由工轻组带动设计的猫服装、猫包等也开始进入倭岛。 大量新的产品还在开发中。 一个猫节,为夏国创造了大量的创汇机会,预测今年一年,仅出口倭岛的猫相关产品,将会达到一百亿倭币总产业价值。 于凤清写完草稿,认真的读了读,感觉自己分析的很到位。 拿着草稿,于凤清找到了邬青道。 请邬青道帮着看一眼。 邬青道简单的翻了翻,指着一处说道:“这里改一改。” “一百亿倭币的产业价值,我认为可以达到。” 邬青道却说道:“加个零。” “加,加个零?” 于凤清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邬青道:“你确定。” “恩,一百亿倭币,听起来不少,八千多万美刀。但,你说的是产业价值,不是创汇数额。如果只有这么一点点,白昊才不会费心思去折腾呢。产业价值未来会越来越高,就眼下,這个产業价值在咱们夏國的部分,应该是十倍,就是千亿倭币,或是八亿美刀的级别。” 邬青道简单的给于凤清算了算。 没错,创汇是一个数值。 产业价值又是一个数值。 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而且是大好事。 这真的乡村经济的一条好路子。 某个村子。 村长买不到机器,村民就自己改,用手扶拖拉机提供动力,自己整铁架子来整麻绳。然后买来速生杨的木料。 木匠把架子整出来,农闲的妇女们就按图开始往上缠绳子。 每十天,就会有人过来验收,并且付钱收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