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狭路相逢-《抗战之铁血东北军》
第(2/3)页
抗日军的第一道防线一般不会布置多少重火力,而是将主要兵力和火力都集中在第二道防线上,第三道防线主要用来安顿后勤部队,不如一、二两道防线坚固。
后来日军逐渐摸清楚了抗日军兵力、火力布置规律后,也调整了战术,在拿下第一抗日军第一道阵地后,立即将预备队投入,挡住抗日军第二道防线的增援。
日军派出的尖兵主要想侦查清楚抗日军第一道防线的火力布置,关东军司令部配属给第8师团的两个炮兵联队都还没有从长春赶到这里。
第32联队二大队长山口省吾想等的炮兵联队抵达后,自己大队在炮兵的掩护下,再对抗日军阵地发起进攻。
不过旅团长林茂清等不下去了,他打算趁抗日军立足未稳,先出手击溃抗日军,林茂清的做法倒也有道理,毕竟抗日军刚至于家店,仓促之间构筑的工事不会有多牢固。
如果日方发动猛攻,抗日军刚构筑的阵地并不一定能挡得住日军。
这两种作战思路是日军第8师团中两种主流的作战思路,支持乘抗日军立足未稳进攻抗日军的大多为联队长一级往上的高层。
而希望等着日军炮兵联队南下支援,而后再发动进攻的则多为日军大队长及以下军官,师团高层们他们只想着尽快击溃前来增援的抗日军,而后北上继续围困长春,等着获取夺下长春的殊荣。
而基层的这些军官们知道没有足够的炮兵支援,就让步兵对抗日军的阵地发起进攻,在这些大队长和中队长们看来无疑于让己方士兵去送死。
山口省吾派出的尖兵中队被第一道防线上的抗日军挡了回来,不过日军尖兵中队也不是一无所获,根据对面抗日军火力配置情况,日军推测对面日军应该有约两个营的部队。
在联队长佐藤正三郎的命令下,三个大队不得不提起精神对抗日军阵地发起进攻,没有炮兵联队的炮火支援,三个大队只能在大队所属炮兵小队的支援下进攻。
此时日军大队一级的主力火炮为大正十一年式70mm曲射步兵炮,该炮是一款轻型迫击炮,最大射程为1.5公里。
与抗日军这边装备的82毫米迫击炮相比,该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远不如抗日军的82毫米迫击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