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函大夜大电大-《致富从1978开始》
第(2/3)页
听到这名字卫国涛心神一震。
其实,卫国涛也知道,自己儿子这两年在外面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最恶劣的一次竟然为了一个姑娘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如果不是卫向东当即处理的快没有闹大, 估计已经被抓进去了!
还有, 当兵复员回来, 不用考试可以直接进厂而且还能安排比较好的工作。
想到这些卫国涛终于下定决心。
“行,我答应你, 今年秋天就把这小子送到部队,好好收拾收拾!”
对于今天中午在一帮小年轻前说的话,卫向东并不只是吓唬而已第二天去城里筹备组上班晚上回来以后, 就找卫光荣说商量这事。
卫光荣立刻表示同意:“再不能由着这帮小年轻这么任马由缰耍下去, 想当年我像他们这么大, 早就开始挑谷子担柴了!”
两个主要村上主要领导统一思想就好办, 第二天他干脆没去城里上班,召开两委委员会议, 专门商讨村里一些青年不求上进的问题。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卫曹村村民凡是十八岁以上青年必须参加劳动或者到夜校函授等机构参加学习, 未满十八岁者,鼓励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班, 否则将取消年底分红的权利!
反正不想上学就要去干活!
进不工去厂?就去种田!
种田都不会那就去扫马路!村里好几条水泥路都需要人按时清扫呢。
一句话,卫曹村不养懒汉!
会议结束后, 卫向东叫住李江红和曹小荣,问他们两个厂在县城上函授学校的有多少职工?
“方便面厂大约有三十多个。”曹小荣想了想回答道。
“缫丝厂不多, 只有十几人,不过大部分都是女职工。”
“函授学校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晚上,那她们上完课后怎么回来?”
“坐他们方便面厂男同胞的摩托车呗。”李江红笑道:“反正大家现在大家都算是一个单位的.....你别说,有这个交流机会还成了好几对呢。”
卫向东想的可不是这个问题。
“那遇到下雨天咋办,冬天咋办,那么冷?”
“下雨天那就没法,至于冬天......你想学习还怕冷啊?”
“对,江红说的对,现在厂里职工想晋升文凭是很重要的参考。”曹小荣插话道:“要不是咱们离县城远,晚上走夜路实在不方便,估计去上函授的更多!”
是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