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大报恩寺-《永乐之盛》


    第(2/3)页

    听到大报恩寺,朱棣立刻起了很大的兴趣:“去吧。”

    “臣告退。”

    “狗男人,你不要银子了?”咸宁嚷嚷道。

    朱棣和徐皇后对视一眼:“咸宁,不得无礼。”

    徐皇后同情的看了眼安成,又呵斥咸宁几句。

    …………

    宫外的空气就是新鲜,带一大帮子人到处选址。

    历史上,朱棣下令在原来的慈恩塔上重建大报恩寺,监工官中就有后来下西洋的郑和。

    在建寺的问题上,朱棣表现得十分“大方”,不仅从全国各地征集工匠,还花费了大量的钱粮。

    据说其中有一部分支出占用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费用。这座寺庙,完全是按照皇宫的标准来建造的。

    成渊其实心里已经有地址,只是他还要去到处逛一逛,他选中的是元朝慈恩寺的旧址。

    西晋时,“建初寺”废后重建,便更名“长干寺”。

    南北朝再建,改为“报恩寺”。

    宋代再改“天禧寺”。

    元代成了“慈恩旌忠教寺”。

    这次工部虽然不情不愿,但还是在镇国公成渊的淫威下,乖乖的按照朱棣的吩咐画图纸。

    威武霸气的永乐皇帝为生母修建一座祠,还得遮遮掩掩,可见权力再大的皇帝也有不如意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不能同时娶很多老婆的想法就不算什么,朱棣比自己还要可怜啊。

    把自己的快乐加在永乐皇帝的痛苦之上,成渊又觉得自己信心满满。

    大报恩寺按照朱棣的要求,完全是按照皇宫堵塞标准建造的。

    历史上,这寺院金碧辉煌,规模宏大,共有三十多座殿阁、一百四十八间僧院、一百一十八间廊房、经房三十八间。

    据悉,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寺院。

    而自己就是去修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手人,自己可真是个十分伟大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