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人口远低于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够容纳的人口上线时,皇朝内部一片安稳,只要当政者不太白痴,就能做到安居乐业,国富民丰。但一旦皇朝的人口到了警戒线,那么各种问题便会层出不穷。 比如明末,小冰河让整个明末几乎就是一部天灾引起一系列**的狂想曲。两万万人口在一个皇朝末世的管理下,能够做到安居乐业么?显然是不可能的。 眼下大秦的人口约莫在三千万左右,这是经历过大秦兼并战争后十余年不动刀兵的结果。汉朝的高峰期是汉武帝时期五千六百万左右的人口,自汉武帝时期后,汉朝整体走势走向下坡路,到了王莽奋力执行新政试图解决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各方面问题失败后,战争的到来,让人口锐减,也正是此一点让东汉得以短暂中兴。 大秦人口大半在山东之地,撇去那些隐瞒了的黑户,山东之地人口最多的又在中原。这片开发程度最高的地方人口容纳上限也是最高的,但眼下,越发增长的人口不可避免地让其爆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中原之地人口最多,扶苏一开始实边移民的最大目标也就是中原数郡。然而,与扶苏预测之中相反的是自愿移民的人数不多,可以说收效甚微。扶苏道理明白,但显然不可能将这套人口论抛出来,更何况平民百姓也不会懂那么多大道理。 但此次,陈胜吴广起义给了扶苏一个机会。古代移民的路线大体可以说是由北往南移民的,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战乱。战乱给了安静的村庄巨大的威胁,而逃避,是弱者面对战乱做合适的选择。 扶苏此时推出移民,自然是事半功倍。而且此次扶苏的移民政策是和裁军联系在一起,打包附送的。 扶苏裁军,为的是什么?不仅是减少财政开始,若单单为这一点,那是极其不明智的。等于是自废武功,扶苏绝不会这般去做。 究其深层次的,是扶苏担忧眼下晋阳政权压不住长城军团这个军事上的庞然大物。即便是被王离拉拢过去十余万将士,散落在扶苏各个地盘上的至少十五万大军依旧是扶苏极其谨慎面对的对象。始皇在时,本来是打算让扶苏过去安然继承这个庞大军事遗产的。事实上最主要的阻力蒙恬是支持扶苏继承的,只可惜这些年过去,扶苏被迫在东南西北征战却并没有及时将长城军团继承下来。 如此,不可避免地催生了长城军团内军阀思想的生长和蔓延,其中王离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