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军营是肃杀之地,传统军规更有“十七条五十四斩”。别以为从军是怎的诗情画意的玩意,当兵,实际上干的就是拿钱拼命的活计,可以说是提心吊胆活着。 故而,积年累月下来,期间军士的心理压力该有多大?如在明时,军队中非常黑暗,军官肆意欺压士兵,老兵结伙欺压新兵,军人中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矛盾年复一年积压下来,全靠军纪弹压着。尤其是大战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一命归西,这时候的精神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种情况下,爆发营啸只要一个火种点燃即可。 扶苏的新军当然没有那么多黑暗面,老兵欺负新兵或许有,但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却是被扶苏严查死办的事情。 但扶苏的军纪,绝对是十分严苛的。故而,新军入伍,有不少受不了这样巨大的心理压力。一直都是压抑着,并没能得到有效的释放。 再说,大秦以前训练军队就是这般。扶苏想要改革,也没个入手的法子。只能沿用以前的办法,以大秦严苛的律法,军中法度自然只有更加严苛。 这样的情况下,扶苏来时,恰巧遇到的是刚刚平定下来的营啸。 “为何没有人通知我?”扶苏盯着伏承,眼神凌厉。 伏承顿时大拜而下,额上流汗,道:“殿下,特科并未收到消息!” 一边的桑梓寻十分伶俐,此刻道:“监国哥哥,军营一直处在封锁之中。及至此时,也刚刚平静下来,想必军报已经发到了监国府中。” 扶苏脸色好了一点,果然,不多久马蹄声急便有监国府的卫士将急报给了扶苏。 扶苏也未拆开急报,而是直接进入了军营内。 此刻,匆匆来迟的李左车带着一干将佐老老实实走过来,迎接。 “末将李左车,拜见监国殿下!”李左车的面容显得有些疲惫,将近一天不眠不休高强度地处理营啸,这让李左车的精神头看起来并不怎么好。 “末将拜见监国殿下……”又是一众将佐行礼。 扶苏摆摆手,不想在这虚礼上浪费时间:“免礼,进大帐,我要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说着,扶苏扬起手中那封没有拆开的急报。 东大营帅帐。 扶苏端坐正中,自李左车以降都是恭敬坐在下首。 “此次营啸,究竟所谓何事?”扶苏目光扫视众将佐。 众将佐闷声不言,李左车的神情有些尴尬。这些将佐对扶苏当然是服气的,扶苏南征北战尽管三十不到却已经功勋卓著。但对李左车,就不那么客气了 李左车尽管是东大营训练新军的主官,但因为资历太浅,以至于一直以来威望不高。 “回禀殿下,是咸阳细作所为,现已招供其一应罪行。”李左车看了看默不作声的众将佐,还是站出来回答了。 此刻的扶苏显然火气不小,第一个出来回话,只怕会挨一顿大骂。这祸事,李左车决断自己承担。他是主官,有这权力,就当有此担当。 接着,李左车便将那小卒散步谣言动摇军心,最终被发现相争斗,最后引发营啸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好在,这两万人都是新近编练的。并没有什么固有顽疾,军中关系也相对单纯。营啸爆发后,尽管发生了不小骚乱,却万幸没有爆发自己人砍自己的人惨剧,也就损失了些许器材。最后,一清点,死伤的人倒是不多,只百余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