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身后万里谁承得(上)【三更送达】-《回到秦朝当皇子》


    第(2/3)页

    嬴政对胡亥的关心疼爱,造成了不少人以为胡亥极可能成为下一代的秦皇,而非无论从法统还是从才能看都应该最合适的那个扶苏!

    而今,嬴政自知时日无多。那些感情的倾向被降低到了极致,作为皇帝他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情还有皇室的利益。以及国家……甚至更多。

    显然,他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谁来接他的班?

    是胡亥呢,还是扶苏?

    毫无疑问,从个人感情倾向而言。常年伴随在始皇身边的是胡亥无疑,这个讨人喜欢的十八子很会顺着嬴政的心意做事。除非几次有些调皮外,简直可以说是完美的父子模范。

    但这只是感情所想罢了,感情的倾向让始皇在判断胡亥的时候不知不觉会带偏向,毫无疑问这个偏向是对胡亥有益的。如此,对扶苏显然是不公平的。

    这个在边疆立下诸多功劳,深受下层军民爱戴的大皇子才最该成为太子的人。扶苏除了早期性格偏于软弱外,几乎是帝国皇太子的模范人选。但这个人选在遭遇到胡亥的强势崛起后便有些黯淡,尽管始皇在陇西大胜。但毫无疑问,那番忠言逆耳耗干了始皇对其的好感。于是扶苏再次远赴边疆,成了北方战区的一个地区长官统领了三个郡县的军政大权。

    尽管这个职位很是显赫,可谓完全显示了咸阳对大皇子的重重期待。而事实,扶苏也并没有辜负任何一人的期待。他成功地扭转了北方郡县困顿不堪的情况,甚至在这片豪族盘踞,故赵余孽嚣张的地方重新建立起了官署的权威。尽管这个官署扶苏的身材很是浓郁。但毫无疑问,朝廷的政令重新贯彻了这片土地。

    甚至,在对待外敌。对待北方草原那耗去帝国至少三分之一国力的两大敌人,扶苏都一战让北疆平静至少二十年。以弱势兵力,区区一万余人搅动起北方匈奴人、东胡人的厮杀。同时渔翁得利,让两大异族的血肉几乎为之碾碎。

    而最后得利的竟然是大秦!

    这样泼天的大功一度让始皇为之警惕,于是在小朝廷一干人包括胡亥、李斯的怂恿下。嬴政并没有选择调扶苏回去,尽管咸阳有一个再适合不过的位置:监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