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扶苏面上的笑意更多了,这个蒯彻的说法极合他的心意。对于通过战争占领的土地,扶苏自然是想纳入疆土、长治久安的。 秦时气候较之后世都要温暖,塞外的气候也比起后世黄河流域也差不多。自然,是一片适合生存居住的地方。而且能在此时占领草原,无论如何,后世五胡乱华、满清鞑子什么的应该飞到不知何处了吧? 扶苏想的很远,措施也有,甚至朝廷也认可了。但关键是,在如何控制两片飞地上出现了差别。朝廷自然是想着图方便,毕竟国内斗争激烈,税赋空虚并无多大精力投入到遥远北方的一块飞地,尽管这是一件十分振奋人心的事情。 所以,在对待东胡这个问题上,他们倾向于建立一个亲近大秦的代理势力,通过设立后代羁縻州的方式建立中国的权威,却不深入贪求全部占领。扶苏对此也颇为赞同,但另一个对待匈奴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分岔。 对于匈奴龙庭,朝廷的意见是照比慕容部例,拉拢须卜赞为单于,当然以后是不会叫单于了。估计一个郡守的职务送去,又是一堆羁縻州。 但扶苏不同意,而且很坚决。尽管通过须卜瑜联系上须卜赞让其作为大秦代理人,的确可以让匈奴这片地区短暂时间纳入大秦的怀抱。但这绝对不会是一个长治久安的方略! 更何况,这还是胡亥坚持的提议! 便是须卜瑜再如何美艳无双,跟扶苏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跟大秦利益更是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自然,须卜赞是谁?凭空捞了如此惊天大功,几乎窃取了此战相当一部分的胜利果实。他凭什么,就因为一个美艳的女儿和扶苏有过一面之缘?扯淡,只不过是一帮子大臣对北疆不想更多视线和精力罢了。或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但不管去不去深究,扶苏都不会答应! 扶苏知道大秦而今内部矛盾尖锐无比,这并非是其他,就是如此庞大疆域继承人的斗争,而扶苏还是其中的源泉!但扶苏没想过因为需要投注精力和胡亥争斗而把国事给忘掉。 自然,对于那些怕麻烦朝官的看法,扶苏极力驳斥。这种不负责任的决策,绝对会引起广泛反对。先不说扶苏不乐意,便是参战的五万将士会如何想? 跟扶苏前前后后厮杀那么久的三万人且不论,就是没打过几仗后来看押俘虏的王离所部也不会答应。而长城军团上下将官更会反感,大秦投注了半数精锐在北疆,三分之一的国力输血到了北疆。最后的结果竟然是给了敌人,一个匈奴的左贤王? 就算这左贤王将全部女儿都给了扶苏,也不能换到大秦将士打生打死的来的疆土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