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仁义之师-《天下末年》


    第(3/3)页

    ……

    礼毕,队率没有说话,只是憨厚的笑了一笑。朝着亭长拱手示意,转头大喝:“立!”

    “嚯!”

    “行!”

    “嚯!”

    五十余人,踩着土路,自村民面前,昂首挺胸而过。

    这一走,便不再回头,直至远方~

    “甲士如斯,威赫如斯也~真仁义之师啊!”

    亭长注目远眺,口中有感而发。

    自周秦汉三朝来,何时曾见如此仁义之师!寻常兵士,不劫不掠,已是王师。此月交处,方知何谓王者之师。

    这一幕,不仅仅发生在这个小村庄前。

    在整个关中四郡,皆是如此。一支支调派而出的队,接到军令后,齐齐向着本部所在集结。

    第一军、第二军、骑兵军,还有郡兵……

    数万将士,宛若王师,仁义之风,见者无不叹言。

    这种仁义,并非初始即有。而是完全靠杀,杀出来的!

    大汉的军队好到哪去,或者说封建时代的军队,都是一个样子。

    没了严苛的军纪,一个个就撒欢了。

    他们没有军饷,没有战事爆发,想搞外快,只能从老百姓手里口。

    边地的兵还好,毕竟不仅仅是部队穷,老百姓更穷。内地就不行了,那些郡兵啊啥的,哪天不欺负百姓,还真是怪事了。

    第一军、第二军以及骑兵军都还好,毕竟大半兵员都是关中本地人。军民计划中的各条军令一下,基本上没几个人敢犯头。有怨言的,也都被军务队的人叫过去,好一顿思想教育。

    但那些郡兵~

    要不是高诚叫停了一下,宪兵们能给杀光了!

    最严重的一次,宪兵更是直接请令调来军队,围住八百人的一校郡兵。

    尽皆枭首示众!

    劫掠百姓,奸**女。

    分配予其部的两千余百姓,余者不足其三,死不足惜。

    经此事发后,宪兵司也发现郡兵军纪极差,当即严查。

    自弘农,直至右扶风。

    胆敢欺凌百姓,收纳百姓物品者,一律斩首示众!

    立杀近两千人。

    别说郡兵了,第一军和第二军的将士们都快吓傻了。

    一个个谁也不敢再不拿那军民条例当一回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