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骊山-《天下末年》


    第(2/3)页

    “不必谦虚,元常是大才,治一关中委实屈才。其眼界自然也高,若非横溢之辈,安能入其眼中。日后,多与元常走动走动,高某可不介意麾下再出一治国之才啊!”

    “职下谨遵君侯教诲!”

    听了高诚的话,庞柔心思通明,略晓其中寓意,再度拜礼恭语。

    “显达,城内的人员,也都准备撤至骊山吧。”

    高诚随口安排了一句,转头望着空荡荡的长安城,感叹一声:“长安啊~”

    “君侯,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此次大洪,必有天佑!”

    庞柔当然知道自家君侯在担心什么,这是长安,是征西将军府施政发号的中心。以前王莽之乱时,就惨遭重创。现在面临这百年难遇的大洪,若是没抗住,那征西将军府恐怕就难办了。

    城墙倒是不怕,主要就是城内外的重要建筑,类似旧明堂等有着巨大意义的政治建筑,还有各种皇室宫殿群。

    这些在东汉二百余年内,几乎都没有修缮过。面对大洪,鬼才知道能不能抗住。

    要是没抗住,那重建的代价太高了。而不重建的话,征西将军府的颜面也就丢了一大半了。

    一个势力政治中心的好坏,必然代表着其对外势力的颜面!

    高诚心中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想想历史之上,曹丕为啥要迁回洛阳?

    许都在曹丕执政期间,非常繁荣,比之当时的长安、洛阳要强上不知多少倍。但,就是没有这些具有历史意义以及恢弘的皇家建筑。

    万朝来夏,对于长安、洛阳皇家建筑的震撼,远远超过了许都。

    政治代表意义太重了!

    还有后世的种花家,为什么选来选去,还是选了北京。

    恢弘的紫禁城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原因。

    白宫厉害吗?

    厉害!

    比的上紫禁城吗?

    一提北京紫禁城,就给天朝上国平白添了几分光彩!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