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抗洪-《天下末年》
第(2/3)页
“诺!”
……
当天下午,高诚在亲卫的陪同下,来到了长安城北的渭水护堤。
站在一处山丘上,能够清楚的看到雨中奔走的民夫。
在这里,有着将近两万的民夫,在准备着粗木、土石、麻袋。
渭水距离护堤还有八尺之高,只不过谁也不知道大雨会持续多久,不知道芮乡还能坚持多久。所以,也只能尽可能的加高加固护堤。
民夫们冒着大雨,扛着那一袋袋浸满雨水的土石,艰难的朝着堤岸走去。
到了堤岸角下,麻袋丢下,转身回头,重复刚才的劳作。而接手的民夫,则是把麻袋或垫在下面,或是以麻绳绑住,由上面的人拉上去。
很慢,非常慢。
因为大雨之下,道路几乎没有,所以民夫都是踩着泥泞的地面,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大半力气。
高诚做不了什么,征西将军府也做不了太多。唯一能够给民夫的只有两顿饭,和时刻煮滚的姜汤。
这里的一幕,不仅仅出现在长安城北,沿着渭水一线,几乎到处都有民夫在加固河堤。
所有人也都明白,这种天灾之下,顷刻间便能淹没数百里,乃至千里之地。关中地势狭长,一揽平原。
他们没有经历过洪灾,但或多或少都听到过老一辈人的言传,那种灭世之灾,非同寻常。
面临着洪水的威胁,高堂妻小的安全问题,不论贫贱,都在这一刻尽着自己的一份力。
哪怕是那些世家,也派有家族子弟,带着青壮佃户,来到抗洪的第一线。
富贵家的子弟,当然不可能上堤岸,但他们也并非丝毫无用。不论是宣传鼓舞、指挥调度,都要比普通人强太多了。
官府,可没有那么多文吏,来指挥这可能高达二三十万的民夫,加固河堤。
“君侯,此处有下官在,必然出不了问题。下官敢请君侯,以三军、关中为重,且回长安,运筹帷幄。”
在樊陵身体老迈,退居幕后,杜楷终于坐上长安令的位置。而达到京兆尹的位置,只是时间问题了。
杜家是最先投靠征西将军府的一批关中世家,高诚当然不会慢怠。
才华横溢、理政有为的杜畿为左冯诩郡守,日后早晚都要进入幕府,充任要职。而杜楷,高诚打算将其培养一下,接替樊陵的位置,同时削弱杜氏在关中郡兵中的威望。
“仁表,有汝在,吾自是放心。不过,这场大雨至今未休,心难静之。在此地,吾便能清晰的知道的水位变化。此外,也能鼓舞民心!”
听高诚如此说,杜楷也不再劝,眼下的情况确实如此。
民心急需鼓舞!
不论是为了家小的安危,还是为了自身的安危,这些民夫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