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传报-《天下末年》


    第(2/3)页

    “好好好!”

    阅毕,刘宏喝彩三声,合上奏疏。

    冲着殿下诸人,高声言道:“诸卿,数日前,安西将军于丰镐之间,决战边章。那边章逆贼,举精骑七万,步卒二十万,却不想为安西将军一战所溃。”

    “斩首八万余级,降俘无数,值此大胜,当与诸卿同贺!”

    “天佑吾大汉矣~”

    杨赐拖着病体,老态龙钟,缓缓上前,由心而颂。

    见杨赐出言,殿内诸人也只好苦着脸色,躬身行礼山呼:“天佑大汉!”

    杨赐出身弘农杨氏,亦是四世三公之族。与当代世家中,声望极高。同时又博才多学,精通史集,名闻海内。

    不过,其一心忠汉,皇室与世家僵持十余年,而不生大乱,杨赐可谓功不可没。

    刘宏带着感激,端视着这位老太傅。今日朝会,本没有知会其人。毕竟,夹在中间,委实左右两难。再则,老太傅身着伤病,宜需静养。

    “杨爱卿,快快起身!”

    刘宏急忙虚扶杨赐,示意其回案端坐。

    “陛下,安西将军如此大胜,解吾大汉之忧,不可不嘉啊!”

    杨赐不知抱着什么心思,转头谈论起对于高诚的封赏起来。

    刘宏眉头一皱,有些迟疑。高子明,两面之刃,或可伤敌,亦或伤己。

    这次大胜突如其来,自己脑海中完全没有头绪。封,就只能加镇西将军权,兼其开府之宜,西北边地尽归其握。

    不封,又如何向天下将士交代?

    如此大胜,主帅无一封赏,其余三处平叛大军,还能全力以赴的去平叛?

    不过,老太傅既然提起此事,想必心中定有计较。

    “杨爱卿有何建言,还请教朕!”

    “陛下,安西将军年岁尚虽轻,然文韬武略皆非常人比拟。假以时日,必为吾大汉之梁栋,陛下之持仗。”

    “高子明岀于凉州,长于边郡,深受其父教诲,忠于国事君上。陛下不若加其镇西之位,万户之侯,再嘉其高堂,怀以厚恩,感于高门,必成佳话!”

    杨赐话语说完,刘宏不由陷入深思,莫非老太傅认为高子明足以为信?还是说,又是一场捧杀之局?

    “爱卿所言甚是,朕稍后熟虑,必不负忠臣国士。”

    “陛下英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