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木雷的铁疙瘩-《木子的北宋生活》


    第(2/3)页

    “说起来南洋那边倒是也算条出路,俺姨姥爷一家跟着第二舰队去了,写信说分了一百多亩好地,全是一等好地啊……”。

    “俺听说了,那地方长庄稼倒是好,就是天热,四季都不分明,还老下雨”。

    “天热好啊,天热庄稼长得快,下雨还省了浇地了呢……”。

    相对于朝堂权利分配,百姓们更关心在面对外族人的时候能不能挺直腰。

    相对于外族人的态度,百姓们更关心怎样能生活的更好……

    相对于百姓们,皇帝和相公们关心的则更多。

    三月中的天气已经转暖,农夫们正在抓紧春耕,老赵韩琦和狄青却便装来到了城北一个偏僻的山谷,很少有人知道,大宋的火药匠作监就设在这里。

    狄青亲自提枪护卫,没人能想到这辆不起眼的马车上坐着大宋皇帝和宰相。

    韩琦道:“京中许多官员已经换了马驾车,骡马价钱比以往低了近四成,牛价也落了两成”。

    老赵笑着点头道:“志远当日曾说天下一体,许多事其实都是相互关联的,现在看来果然”。

    商人逐利,河套牛马便宜,京城却高了十倍,自然就会有人贩卖,降价就成了必然。

    而耕牛骡马价钱低了就意味着有更多百姓能买的起,相应的耕作的土地就更多更快也更深……

    期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的明白的。

    韩琦道:“听说有几户今年打算试种占城稻和一些别的菜蔬,如果可行,明年会更多”。

    老赵惊喜道:“此乃善举,志远教授太子的手稿里提到了,占城稻性早熟耐旱高产,乃是一等良种,朕派人打听过,江南已有人在种了,得粮数倍于以前,有许多百姓正跟着种,不想竟有人在京畿试种了”。

    韩琦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有人得利就必然有人效仿。

    老赵点头称是。

    百姓才不管那么多,能多打粮食就种,拦都拦不住。少打粮食就不种,你硬逼他敢跟你拼命。

    提起各种外来作物,老赵忽然想起了钟蓝,“第一舰队的钟爱卿下西洋已经走了一年有余了,不知现在到何处了……”。

    对于这个已经天下闻名的瘫子,韩琦也很是敬佩,可以说这个瘫子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大宋。

    整个南洋的海图就挂在皇宫里,哪里有好地,哪里有矿物,哪里有土人,哪里是航道,标注的清清楚楚。

    每到一地,这个瘫子第一件事就是命人竖碑,大宋巡海使钟蓝至此,此地为大宋属地……

    他这个嗜好韩琦现在是举双手赞成的,毕竟竖了碑就是咱们说了算了,还有许多军将眼巴巴的想着立功受封呢……

    “官制的章程已经商定,明日大朝会便可颁布,只是王爱卿积劳成疾病倒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