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长安戴氏-《崛起烽燧》


    第(2/3)页

    “是啊,很不错!饿不死,有点手艺,成人之后,一个小家就能立起来了。”苏策听到李常的回答,眼睛眯了起来,嘴上在夸,心里却想着这个戴家怕就是二皇子赵载校说的长安蝼蛄了。

    真希望戴家是个良善人家!

    但怎么可能呢?

    做善事是心里有亏,又或许手染血腥,为的只是心安理得。

    “就定永和坊,你先去长安县衙买下部分,咱们家没啥底蕴,买下永和坊,之后看看戴氏卖不卖他那块地方,咱家给这些流民建些房子,总比戴家荒废了那片地方好得多。

    这长安城有个好名声,不容易,这得罪完太子,总得给家里找个保障,这个名,得要,多余的地方日后再建些工坊让流民有活做,以后要是太子为难,这名气就是护身符!”苏策言不达意,但是代家这个做法未尝不能拿过来自己用。

    长安城里的人活的是脸面和名声,苏家偏安一隅总是不像话,入了这个名利场,很多事情,已经身不由己了,所以,要是日后有人寻麻烦,让人多些顾虑总好过人人拍手称快。

    “不是,伯爷,真买那块破地方吗?西南角的地价虽然便宜,但是咱家可不能在这上面省钱呀!”李常拍着胸口,身上的赘肉晃动,这些跟随苏策的边军悍卒,也已经被太平日子磨去了身上的悍勇。

    苏策笑着说道:“苏庄立了脸,让人知道苏家宁折不弯,现在这永和坊就是要立起好名声了,你也能看明白,朝中裁撤府兵,就是不想起兵戈,人人都想休养生息,这些年大乾要好好过日子,咱家进长安,得有个好名声傍身。”

    李常点了点头,苏策当年为了一百食邑卖掉了长安城的伯爵府,军中之人都认为苏策是个可以信任的人,不过那点名声只在军中流传,既然苏家要扎根长安,在民间也需要有好名声。

    “之前咱们家的百果酿,戴家也想插一手,不过咱家的酒都卖给了酒楼,家里的那些半大小子眼看着长大了,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我还盘算着什么时候给您说说,把百果酿多酿一些,正好戴家在永平坊,日后也是邻坊,倒是可以把增加百果酿的份额给戴家,让他们去在京畿之地外的贩卖,咱家多了进项,买那小半地方,戴家应该也会同意。”李常略做思考,觉得苏策说的在理。

    不过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对于立场来说,他倒是没有想苏家以后如何,只是苏家日常确实需要多些进项,这才是他这个苏府大管家的本行。

    “行了,就这么定下来,这段时间有你忙的,就别在我这里晃荡了,你家的老大都八岁了,过上些年,放到军中好好带带,你封爵的志向也不是不能实现!”苏策没和李常交底,并不是不信任李常,有过过命的交情,信任不用挂在嘴上。

    李常当年也是军中的队正,要不是年纪过了,残了,在军中未尝混不出名堂,但是人之时运,转瞬即逝,有人冒尖,就有人平庸。

    府兵中也是如此,多少人蹉跎年华,一事无成,落得个身残退伍。

    李常也没有多想,当年投奔苏策来,就是想着能够依附在苏家,这样后代子孙也能跟着享福,现在他的一切都是苏策给的,不然他只能在老家指望着一点地过完余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