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还是蝼蛄-《崛起烽燧》


    第(2/3)页

    过几年放到军中,都是军中校尉的不二人选,要是遇到大战立上些功劳,南衙十六卫的中郎将也并不是不能做做的。

    都是军中冲阵作战的好坯子,但是现在却折在这里了,这让苏策的心情很不爽利。

    让东宫的属官回去办公,苏策就站在宫门口,等着太子。

    现在的局势太乱了,这长安城中能看清的人不过双手之数,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苏策。

    苏策看着毒发身亡的两个东宫属官,两人的身份牌也送到了苏策手里面,隆盛九年的进士,侍读三五年,外放为官至少也是六品下州,过个十几年,太子继位,一朝入京,便是各部侍郎,三省三相之位近在眼前,触手可及。

    苏策想不通这两人后面的人会是谁,东宫左右春坊的官员也叫储相,不然也不会让四个老谏官为主官,为这些年轻的官员塑风骨。

    把进士当做死士,这样的手笔,太大了,若是没有今天的这些事情,苏策见到这两位死士,表面的客气都是要做足的。

    晚上,太子脱下冕服,换上了一声蓝衫,陪着世子用饭的时候,罕见的喝了半壶酒,显然赵载承也感觉到了身上的压力。

    前些天三相终于袒露了他们的底线,或者是地方世家大族的要求,他们要恢复前朝察举制,科举制并不取消,两制并行。

    不管是科举,还是察举,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不足。

    科举让很多中下层可以通过科举制走上仕途,从而发挥个人特长。优在公平公开全民化,缺在变通不足,选政意味明显高于选才。

    察举是地方选拔推荐人才,优在于及时查缺补漏,需要什么人才可以马上去推荐,灵活多变,但是察举极易受地方大族把控,前朝便发生了不少包庇和相互勾结的事情。

    大齐当年察举制选拔人才,肥了地方世家大族,土地兼并买卖,官员任免都有着世家大族的操纵。

    齐献帝禅让,乾太祖兵锋高举,无选锋令,不得科举,卡住了地方世家大族要官的脖子,恐怕大乾也会和大齐后期一样,官员无德无才,官场阴柔之风盛行,大元崛起,若无乾太祖和齐献帝两人一东一西统帅大齐最后的精锐打垮大元,如今恐怕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会被大元奴役。

    现在,大乾兵锋小挫,这些沉寂百年的世家大族便跳了出来,妄图恢复前朝的察举,怎么可能呢!

    三相只是一个传话的人,这地方大族动不得,但是要是妄图大乾帝君低头,先得问问大乾府兵们应不应声。

    让嬷嬷把世子带去休息,赵载承喝了一杯热茶,让苏策来见自己。

    “见过太子!”苏策进入书房,看着面露疲态的太子,这与前几月神采奕奕的太子大相径庭。

    “自己端凳子坐!”赵载承把手里的前朝手札放下,抬头看着眼前黑衣黑甲的苏策。

    今天东宫发生的事情和苏策快刀斩乱麻般处理的结果,很让他满意。

    “苏策,准备养病养多久,非得让孤找父皇,背伤好了?”面对太子的调侃,苏策脸上一红,与太子相识不足一年,这大半年太子对他着实不错,只是苏策还是不喜欢做事情太阴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