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董卓觉得牛辅所言十分在理,甚至比他区区贫富之理更加深入,除了各地有豪强望族不受其控制,并州还有个刘擎公子呢,他至今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自己不知不觉成了公子上官,这可是一个大问题,毕竟董卓心中清楚,他有今日,是谁在助他。 在场诸位,所立之功,与刘擎公子的正确指导比起来,不过是萤火比皓月,令董卓有如今选择的机会,也赖刘擎公子。 董卓心中,不由得向掌握兵力方摇摆,董卓再度看向四人,视线直接从董璜身上跳过,董旻主张赴任,而牛辅主张保留兵力。 三人相互张望一番,最后大家一起将目光投到没有发表意见的李傕身上。 “稚然,你来说说,该如何选?”董卓直接问道。 李傕略作沉思,回道:“将军,赴任并州,与保留羌军,有何冲突?” 董卓一听,不悦道:“稚然可是不知汉律,为官一方,朝廷岂能允许你拥兵自重!” “将军,羌军并非汉兵,既未登名造册,亦无本地籍民,将军何须自己割爱,将羌人偷偷带入并州,不就无事了?”李傕道。 “此事不可,万一泄露,便是通敌死罪!” 董卓直接给否了,不过李傕一建议,令他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董卓望着李傕,却见李傕目光发亮,显然又有主意了。 “将军,若是带入并州不行,那带入凉州呢?” “嗐!”董卓大喝一声,顿觉身上压力轻松了不少,他刚刚也正好往这个方向想了,想不到李傕也和他想到一处去了。 “咱知道了,牛辅!” “女婿在!” “我以你为主将,李傕为你副将,你二人率领羌凉降兵,进入凉州,可继续征召凉州人或羌人加入,粮草不够,便纵兵劫掠,如此,羌人天性亦能得到满足,此乃一举三得!哈哈哈!”董卓大笑道。 一举三得,一来保留了兵权,二来可以充分发挥羌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爱好”,三来,劫掠的物资可以补给与壮大自身。 李傕笑着点头,显然董卓所言,正是其所想,如此一来,便无需再抉择,董卓的并州牧有了,羌军也能保留,而且可以争取进一步发展。 毕竟此时的凉州,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一支三万人的羌军进入其中,必能占据一席之地。 牛辅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绝妙的方案。 “岳父大人足智多谋,世所罕见,小婿佩服!”然后转向李傕道:“稚然不愧为岳父左膀右臂,名不虚传,牛辅佩服!” 董旻本就没有什么意见,听了这话之后,也微微点头,反正董卓要去赴任,这一点实现即可。 毕竟,他身为董卓弟弟,在朝廷为官,当然需要一个地方大员的兄长,不对,是地方大大员,郡守便已经能称敌方大员了。 此外,除了他的一厢情愿,何进将诏命交给他的时候,也是交待了话的。 务必令兄长接受并州牧之职,事成之后,可封都尉之职! 在场众人,唯独董璜似乎非懂,但他依旧跟着三人笑,因为在他看来,这也可以,那也可以,全都要,也可以。 解决了困惑,董卓心情舒畅了不少,也觉得没那么热了,若是再吃上一块沙沙的西瓜…… “来人!上瓜!” …… 董卓眉开眼笑,而同在思虑同一件事的何进,却愁眉不展。 将董卓举荐指并州牧这个位置,何进是有私心的,什么民生凋敝,战火荼毒,并州于朝廷已无价值之类的,皆是说辞。 董卓立下如此大功,何进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他终究是袁氏故吏,即便他再举荐,这恩情和知遇之恩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的。 特别在这个重恩的门阀时代。 所以何进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来拉拢董卓,比如表奏为并州牧,另一层意义是,如今西园军势头过盛,蹇硕愈发嚣张跋扈,而他却无济于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