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启十八年,正月二十九。 高庆忠于北明城外,玉华山上望月峰,摆下赏梅宴,请宋文正作陪,拿秦二爷作要挟,请殿下只身前来。 这一天。 暮色将至时,天降大雪。 秦灼单刀赴宴。 高庆忠的三万兵马驻扎在玉华山下,山腰、峰顶皆有埋伏,如临大敌一般等着她出现。 众人屏息静待之时。 秦灼独自一人,携风带雪而来。 她在山下重兵镇守处勒马而停,把高庆忠派人送来的拜帖随手丢给头领模样的那人。 头领被拜帖砸了个正着,面色僵硬,却也不敢在秦灼面前放肆,只对一旁的小兵道:“大殿下到了,快去禀报将军。” “不必麻烦了。”秦灼道:“我直接过去便是。” 那头领也不好逆着她的意,低头道:“大殿下请。” 周遭众人齐齐低头行礼,异口同声道:“大殿下请。” 其声萦绕风雪中,回音阵阵,阵势极大。 秦灼面色如常,打马从重重兵马中不急不缓地行过,朝梅花深处去。 山下众人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惊疑不定,“大殿下真的独自一人来了?” “会不会有诈啊?” “我总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 淡然行过的秦灼将他们的议论声听了个七七八八,径直朝望月峰去。 她到的时候,宋家父子也刚下马车,两边隔着十几步远。 早早在雪中撑伞候着的侍从,各自上前牵马,引路。 秦灼只看了宋家父子一眼,便翻身下马。 那边父子俩瞧见她都没什么好脸色,宋旭被随从引着入宴去,经过秦灼身侧还十分不屑地横了她一眼。 秦灼见状,有点吃惊。 这要不是她自己让宋家父子跟高庆忠假意周旋,只怕这会儿都要信了宋旭已经是敌方的人。 一边的侍从为她撑伞挡雪,轻声道:“殿下,这边请。” “嗯。”秦灼回过神来,右手握剑,随之入内。 今日这宴席摆在望月峰的梅花小筑里,四下梅花盛放,里头陈设清雅,地方也很是宽敞。 秦灼还没进门,便听得笙歌悠悠。 乐师们奏的是京城传来的曲子,靡靡之音,与北境这千里风雪、军民之苦截然相反。 先她一步入内的宋家父子正在里头与高庆忠见礼。 “宋大人,宋公子,侯君多时,可算是等到你们了。” “见过高将军!” “高将军可算是来了!” 秦灼光听声音,都晓得两边人脸上必然都是一副盼相见的模样。 她迈步进门,外头风雪催人,屋内温暖如春。 秦灼一抬眼便瞧见了席间的乐师和歌女舞姬,还有那位忽然兄凭妹贵的高将军。 高庆忠三十五六岁的模样,身量颇高,肤色暗黄,五官倒是生得不错,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 只是再怎么看,也瞧不出他跟那位高妃娘娘有何相似之处。 不等秦灼开口。 高庆忠先迎上前来,抱拳行礼,“今日可算是见着大殿下了,高某真是万分荣幸啊。”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往秦灼身后看去。 见她身后再无旁人,还有些不相信似的,多看了两眼。 “高将军不用看了。”秦灼语气淡淡道:“我一个人来的。” 高庆忠回过神来,笑道:“大殿下真乃守信之人,高某佩服。” “废话少说。”秦灼没心情跟他在这寒暄,开门见山道:“我爹爹在哪,带他出来见我。” 高庆忠道:“殿下莫急,今日好景好宴,还请上座,我这就派人请秦二爷过来。” 他说着,抬手示意秦灼入席。 秦灼看了他一眼,便转身朝上座走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