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比较公认的一个数值是..... 5千克。 没错。 实质战斗部装药135千克的萨姆2,其实只要有5千克战斗部炸药就能炸下u2了。 一枚萨姆2尚且如此。 更别说诛仙剑阵上足足有四枚导弹。 在超宽带近炸引信的制导效果下,徐云估摸 着战斗部只要有3千克炸药差不多了。 算上战斗部的外壳,整个战斗部质量应该可以缩减到4千克。 视线再回归现实。 在柴志说完这番话后。 钱五师的脸上没有露出明确的表情,而是对柴志示意道: 「老柴,你说下去吧。」 柴志点点头,和钱五师配合多年的他知道钱五师这是采纳了他的想法,便继续道: 「而除了战斗部之外,就剩下了近炸引信以及发动机和推进剂部分。」 「近炸引信我上午在孙俊人院长他们那儿看过图示,拢共就手指一捺(大拇指向下、中指向上伸直的距离)左右,基本上存在不了多少优化的空间。」 「至于发动机的动力构成就更别说了,微型导弹的发动机就那么大,无论是体型还是精度我们都缩减不了。」 「因此理论上另一个能被优化的地方,就剩下了发动机存放推进剂的燃烧室。」 这一次。 现场赞同的人就明显要多很多了。 上头便提及过。 兔子们直到去年的八月份,方才掌握了火箭发动机试车台。 所以目前不说发动机前端的理论如何吧。 光是一个设备精度上限,就把兔子们的发动机研发给锁的死死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 有翼导弹使用的又是火箭发动机或吸气式发动机。 因此想在发动机结构上进行优化,压根是不切实际的事情——哪怕有人拿出更好的方案也不可能。 毕竟生产模具决定了精度,除非你能再拿出另一套更精密的设备...... 因此留在钱五师等人面前、理论上可以被优化的模块只剩下了—— 燃烧室的容积。 接着柴志顿了顿,继续说道: 「根据我们当初的设计,「潘多拉」导弹的燃烧室长度为39厘米,占据了导弹体长的1/3。」 「这个长度甚至要超过导弹的战斗部,如果能把它缩减十厘米以上,那么一米导弹的研发就有可能实现了。」 钱五师也跟着点了点头,看向了众人: 「各位同志,有谁对柴志同志说的看法有不同意见吗?」 现场众人齐齐摇了头。 「很好。」 钱五师见状,便很果断的下了另一个指示: 「既然大家都对这个理论方向没问题,那我们就讨论讨论怎么才能缩减战斗部吧。」 「现在是自由讨论时间,任何人有想法都可以发表意见,有没有哪位同志起个头儿?」 钱五师话音刚落。 一位一直没有开口的男生举起了手。 此人徐云在钱五师介绍的时候便对上了人名,本尊是华夏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的总指挥沉忠芳先生。 根据后世公布的一些履历来看。 沉老爷子在研发方面属于一个激进派,经常会提出一些有风险但也有收益的想法,相当的有个性。 比如【某工程师笑言,希望以后能把59改也送上天】这万恶之源,便是出自沉老爷子之口。 不过当时他还没过脱密期,所以报道上只是用「某工程师」代替罢了。 随后钱五师朝他做了个请的手势: 「忠芳,请说。」 沉忠芳见状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整个人显得锐气很足,说道: 「钱主任,我有个比较大胆的想法。」 「既然缩减战斗部,那么推进剂的剂量肯定也要降 低,对吧?」 「那么我们是否能更换一种更高效的推进剂,让它在更小体积的情况下,产生与原本相同的能量呢?」 「比如某种....正在研发的特殊推进剂。」 「特殊推进剂?」 钱五师重复了两遍这个词,旋即便脸色一变。 作为目前导弹组的总负责人,他很快便意识到了沉忠芳所说的东西。 众所周知。 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就推导出单级火箭的理想速度公式: v=ln(mo/mk)。 这也被称为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其中的为发动机的喷气速度。 ln为对数表达式。 表示以自然对数e为底数的对数。 ln(mo/mk)就是表示为以e为底数mo/mk的对数。 mo和mk呢。 分别是火箭的初始质量和发动机熄火...也就是推进剂用完时的质量。 所以mo/mk被称为火箭的质量比。(这个公式很重要,建议插个眼) 于是从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面世后。 火箭推进剂也随之开始了发展。 从物理形态上讲。 火箭发动机使用的推进剂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液态物质。 另一种是固态物质。 燃烧剂和氧化剂都是呈液体形态的发动机则称为液体燃料发动机,或称为液体火箭发动机。 倘若两者都是呈固体状态,则称为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或固体火箭发动机。 在眼下这个时期。 液体火箭推进剂算是技术中的主流,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地位远远没有后世那般高。 其中第一代液体火箭推进剂使用的是液氧加汽油,算是比较原始的方式。 第二代则是液氧加酒精,这种推进剂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它的原理是采用液膜冷却和再生冷却的方法对推力室进行冷却,采用由高锰酸钠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高温气流,以此来驱动涡轮泵进行泵压式增压输送推进剂。 这种模式的推力可达2.5吨,足够很多导弹发射了。 但随着科学发展,推进剂也不断在更新。 例如目前国际上便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推助剂,叫做...... 混肼50。 它的别名航空肼aerozine50,是肼和偏二甲肼udmh的50/50重量份混合物,在两三年前由海对面的通用航空喷气公司研制。 它的推助力确实要远高于二代液体,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版本之子」,牛x的不要不要的。 沉忠芳所说的特殊推进剂,便正是这种原料。 但是...... 这种一种极其剧毒的物质,国内目前的压力容器出现泄露的概率超过了60%,而且非常不稳定。 由于技术壁垒的缘故,目前国内对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大概在去年二月,国内才掌握了这种混合物的结构式。 从国内尝试研发到现在,样本火箭顺利升空的成功率不足30%。 因此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稳定性出发,这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然而问题是目前除了更换推进剂之外,钱五师似乎找不到其他能用的办法了。 难道真要用这个吗? 而就在钱五师犹豫之际。 他的余光忽然瞥见了一旁的徐云。 与此同时。 他的脑 海中又浮现出了首长的那句话: 「你把韩立当驴用就行......」 想到这里。 钱五师不由轻咳一声,转头看向了徐云,对他问道: 「韩立同志,你有什么看法吗?」 「啊?我?」 徐云原本正在默默旁观吃瓜呢,被钱五师这冷不丁一问,整个人顿时有些意外。 回过神后。 他下意识便准备摇头。 毕竟他对导弹设计确实一无所知,你让他说出什么优化理论显然是不可能的。 然而就在话将出口之际。 徐云的脑海之中,莫名又闪过了钱五师之前所提到的乘波体技术。 紧接着。 一道现实中他看过的新闻报道浮现在了他脑海中。 加之钱五师之前说过。 徐云只要做甲方就行了,随便什么天马行空的要求都能提出来。 「........」 于是徐云沉默片刻,对钱五师说道: 「钱主任,我倒是还真有个想法,不过说出来您别打我啊.......」 ........ 注: 月末最后几天,求点月票吧,这个月真的是玩命爆更了。 月初目标按现在的情况应该完成了,不过还差三天更新所以不立g,具体数据31号汇报,番外也算字数的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