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好不好,名字太难记了,要不叫它哉佩利傲光线怎么样?” “不怎么样,我觉得内巴斯特最好听!” “口胡,明明是哉佩利傲更高,一听就很有力量!” 徐云继续:“......” 好在此时,相对比较可靠的韦伯说话了: “迈克尔,弗里德里希,这道光线可是麦克斯韦同学发现的,我觉得把命名权交给他如何?” 听到韦伯的这番话。 原本还在争论的法拉第和高斯不由停下了动作,对视一眼,旋即齐齐点头: “也好,就交给麦克斯韦吧。” 说完法拉第便看向小麦,对这位苏格兰小青年说道: “麦克斯韦,就由你来取个名字吧。” 小麦原本还在旁边吃瓜呢,结果忽然发现手里的瓜忽然直愣愣的砸到了自己脸上,表情不由有些愕然。 不过很快。 他的心态便调整了过来,毕竟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并且可以说是很荣耀的事儿。 只见他沉吟片刻,慢慢说道: “几位教授,今天发现的这道光线的所有表现都冲击到了我们的固有观念,内外充满了迷幻与未知,就像是一个模糊的未知数。” “而数学中的未知数,往往用X来表示。” “所以...我感觉‘X射线’或许是个不错的名字。” “X射线?” 法拉第在嘴中重复了一遍这个名词,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各个民族、地域对于‘未知数’的称呼也各有不同。 例如华夏把未知数叫做元,天元地元说的就是这玩意儿。 埃及则叫做‘缪午’,发音起来跟猫在叫似的..... 而欧洲对于未知数的表达则不太一样,在公元前到17世纪之间都相当凌乱,各有各的叫法。 比如古希腊的丢番图用Ξ、Π、ξ来表示未知数,彪特用过A、B、C表示、韦达用的则是A、E、I。 这种乱象一直持续到了1637年。 笛卡儿在《几何学》中第一次使用了X、Y、Z表示正数的未知数,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而XYZ三个未知数中,X的排名又是头一位,代表着起始。 以此来表示未知射线,似乎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简洁好记,同时又有意义。 只见法拉第和高斯、韦伯彼此对视一眼,甚至不需要出声讨论,三人便同时点起了头。 于是乎。 X射线。 这个与本土历史相同的名字,同样出现在了这个时间里。 在给X射线取完名字后。 法拉第又看向了徐云,笑容真诚的问道: “罗峰同学,接下来我们该给微粒取名了——肥鱼先生有给它命过名吗?” 徐云沉默片刻,摇了摇头: “没有。” 法拉第想了想,又问道: “那么在东方文化中,有什么描写极小物质的词语吗?” 眼见法拉第两番话都围绕着肥鱼和东方,再看看对方脸上的笑容和洒脱,徐云的心中不由闪过了一丝恍然。 其实刚才他还在纳闷呢: X射线的发现顺序明明要在电子之后,为什么却偏偏先被拿出来取名呢?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法拉第随意做出的选择,但现在看看....... 原来根由在这儿: 他们不愿居功于己。 比起带电粒子,X射线的发现无疑带着极强的巧合性。 加之‘肥鱼’所处的时代底片尚未出现,肥鱼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掌握X射线的特性。 因此法拉第便很坦然的将命名权进行了内部分享——整个过程都是他们几人共同协作完成的,没有依靠任何外力。 但电子却不一样。 无论是真空管还是其他实验思路,都是‘肥鱼’在‘死前’就设计好的方案。 法拉第等人顶多算是验证了肥鱼的猜想,不能算是第一发现人。 加之这几位大佬的人品在历史上又是个顶个的好: 法拉第从未抹黑过他人,还把自己收入的一半拿来救济穷人。 高斯性格相对冷漠一点,不擅言语。 但对于弟子或者求学的其他数学家,基本上都是有信必回,甚至主动承担了许多非弟子但有潜力的学生的学费。 韦伯就更别说了。 哥廷根七君子,为了正义连命都可以不要,和纽曼推导出了法拉第定律,为了致敬直接用法拉第的名字命名,死后把所有钱都捐给了莱比锡大学。 在人品这块,两个集团军的小牛都不够他们打的。 因此他们便不打算居功于己,而是想着把电子...或者说未知微粒和肥鱼挂钩,以此来致敬这位先贤。 厚道人.JPG。 不过虽然法拉第在这方面展露出了好意,徐云却并没有将电子的命名权占为己有的想法。 因为电子与杨辉三角之类的不同。 在原本历史中,它的发现过程与华夏先贤并没有多大关系。 杨辉三角在华夏历史中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佐证,比帕斯卡早了足足393年——这还是没算贾宪成果的数字。 如果老贾有实际书籍出土,这个时间还可以提前六百年。 因此对于小牛副本时的徐云来说。 将属于老祖宗的拿回到手里,这事儿他做的坦然无愧,一点都不会觉得对不起帕斯卡。 但电子却不一样。 华夏古代对于微粒的认知并不深,绝大多数都仅限于哲学范畴。 固然有人从物理角度发出思考,但受限于科技水平,他们也几乎没有取得过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电子属于近代物理学体系才会接触到的内容,属于别人家的财富。 古语有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如果啥都要扣上华夏的buff,那么咱们岂不是和棒子无异了吗?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表情一正,对法拉第说道: “法拉第先生,东方最小之物为凢,此物细如针尖,非囚者不可得见。” “不过凢再小,离这种微粒还是有所区别的。” 接着他顿了顿,正准备推辞的时候,脑海中忽然冒出了另一个想法,便又说道: “对了,法拉第第教授,我记得科学界为了纪念您的贡献,用您的名字定义了一个物理量?” 法拉第轻轻点了点头,虽然不清楚徐云为什么提这茬,脸上还是隐约扬起一丝自豪: “没错,是电容的标准单位——虽然目前还没有以官方的名义定义,但欧洲已经基本上都默认使用这个单位了。” “如今电学的物理单位越来越多,或许再过几年,便会举行一次国际范畴的电学大会,彻底将一些单位定下来。” 徐云跟着点了点头。 电容的单位和库伦安培一样,真正被全球定义的场合是1881年的全球国际电气大会。 但大会只是为了给那七个单位盖个终章,在此之前,它们在欧洲早就流通数十甚至上百年了。 随后徐云微微一笑,说道: “法拉第教授,那可真是太巧了。” “您看啊,这个未知微粒带的是负电,会被电容吸收,而电容的标准单位反馈的又是多少库伦库的电荷会产生的势能差。” “既然如此,我提议,不如就用电容的单位法拉来命名吧,也就是......” “法拉粒!” ...... 注: 昨天睡了十五个小时,但每次都是睡四五个小时就醒一次,过了一会儿又犯困,如此反复,效率低的可怕。 谁有没有办法能快速调整生物钟的啊,快疯了。 今天快万字更新,求个月票吧...... (https://.23xstxt./book/11998/11998808/693558139.html) .23xstxt.m.23xstxt. /78/78112/29363474.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