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了去年,也就是2021年。 本土东南大学团队成功将校训「止于至善」四个汉字存入了一段dna序列中,这事儿还登上了science advances。(doi: 10.1126/sciadv.abk0100) 但另一方面。 这个技术虽然比较有前景,但局限性也很大。 首先就是成本。 一般来说。 dna的碱基agct要0.5-1美元一个,也就是3-6华夏币。 由于“耗材”太贵,无论是实验还是民用普及都有些难度。 其次则是读取的问题。 目前储存一部电影,平均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比起电脑硬件周期要长上许多。 当下整个技术最前端的是耶鲁大学erlich带领的团队,不久前他们编码了一个叫做movie 1的操作系统。 这个系统不但能顺利运行起来,甚至还能玩玩扫雷。 总而言之。 这不是一项凭空出现的技术,具备一定的成品基础和可能性,接受度上相对没那么困难。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 就像当初第五代吡虫啉配方外还有第四代这个门槛一样。 光环给出的这个dna存储技术,恐怕依旧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研发才有可能取得成果。 与此同时, 徐云的心中还出现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他总觉得这项技术,似乎是为什么其他东西准备的一般。 但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想通到底和啥有关系,只能暂时将这个想法放到了脑后。 也许只是自己的胡思乱想吧....... 总之无论如何。 这项dna储存技术,也是目前他所得到的唯一一项实体技术。 之前的方程和地标顶多都只是有一定技术具现的可能性,不能算是保底的配方。 随后徐云调整了一番呼吸,将目光投到了最后两个光球上。 它们会出现什么东西呢? 很快。 啵~ 这一次。 出现在徐云面前的依旧是一张与dna存储技术一模一样的纸片。 技术奖励二连击.jpg。 拿到纸片后。 徐云熟练的将纸片翻了个面,看到上头所写的信息时,整个人却是微微一愣: “好家伙,怎么是这玩意儿?” 只见纸片之上,此时赫然写着几个字: 【人工智能-入门版-可升级】 【评价:比小爱同学都要笨很多的人工智障,但只要你能成为长跑选手,便有可能看到它升级的一天哟!】 徐云: “......” 实话实说。 在经过两次任务后,他对于光环的个性已经多少有了些了解,或者说有了些准备。 因此令他沉默的并不是光环所说的骚话,而是这个奖励的性质: 这次出现的技术奖励,可以归结到物理、可以归结到计算机、甚至可以归结到数学方面。 但却唯独和生物不怎么沾的上边。 那么这是否可以说明一件事: 光环给予的奖励,其实不止是生物领域的技术或者知识? 若真是如此...... 光环可能产生的实际价值与影响力,就要远高于徐云原先的预期了。 毕竟从生命研究的角度来说,生物和化学肯定是关键学科。 但从科技角度上看,物理和数学才是真正的核心科目。 如果光环的奖励包含了其他奖励,那么就很有意思了。 要知道。 老苏的这个任务,不过只是四星级罢了。 更别提还有一个完成评分的比值环节。 如果在五星级任务中搞出了高比值的评分,那么奖励会有什么呢? 可控核聚变? 反重力技术? 还是自动码字键盘? 无尽的可能啊....... 有了这么个对比,人工智障奖励本身也就没那么亮眼了。 毕竟入门版和后续的评价可以说明一切。 想要这玩意儿升级,恐怕还需要多完成几个任务才行。 从能力变现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位次可能要比dna存储技术还要往后。 当然了。 考虑到正式名称中人工智能那四个字。 这道奖励变现后的价值,显然也远非dna存储技术所能相比,价值角度上倒也对得起它倒数第二的光球排名。 而说道倒数第二,就不得不提倒数第一——或者说目前仅剩下的那个光球了。 随后徐云深吸一口气,将小纸片收起, 目光看向了第八枚光球。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态使然。 他总觉得这枚光球在体积上,似乎要比其他七个大一点,类似鸡蛋和鹅蛋的情况。 接着他沉默片刻,朝这枚压轴的光球伸出了手指。 啪—— 第八枚光球发出了一道与众不同的破碎音节。 片刻过后。 光球中缓缓飘荡出了一道金色的粒子束。 这道粒子束既没有像时空相册那样飞向光环,也没有像其他奖励那样具现成纸片或者金蛋,而是..... 缓缓的在空间中飞了一圈,最后突兀的消失了。 徐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