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从《如梦令》推开的物理大门-《走进不科学》


    第(2/3)页

    “因为...因为....”

    结果因因为”了好半天,这姑娘忽然惊讶的发现,    这个看似常见到不能再常见的问题,    她竟然回答不上来!

    距地面一定高度的物体失去支撑后会掉落在地,    这是一个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

    但似乎从未有人告诉过她,    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仿佛默认了一般。

    而就在小李陷入沉思的同时。

    她身边的老苏与小赵二人,    亦是表情各异。

    其中小赵和小李差不多,一脸茫然的微张着嘴,不知如何开口,    观念似乎略微收到了一些冲击。

    但老苏却不一样。

    他的脸上虽然充斥着少许惊讶,但更多的则是一种思索的神态。

    过了一会儿,    只见他缓缓道:

    “小王,老夫在四十余年前,    曾有幸结识过横渠先生。

    当时我们二人一见如故,多次秉烛夜谈,    天文地理古今人文,尽皆无所不言。

    某次在谈到山水大势之时,我们曾从‘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出发,简聊过物体为何会下落的原因。

    当时横渠先生认为,大地的土壤里有某种磁力,会将物体主动引向我们脚下。

    不过这种磁力肉眼难见,这又只是当时随意提及的话题,    因此便未曾过于深入了。”

    听到老苏这番话,徐云微微一愣。

    旋即,他心中的一个疑问,无声无息的被揭开了:

    先前老苏在研究发电机运作的时候,    曾在第二天见到徐云时,提出过一个有关‘力’的原理概述。

    那个概述在某种层面上,已经无限接近了磁生电的真相。

    当时徐云在惊诧的同时,心中还隐约有些疑惑:

    那就是老苏切入的角度似乎找的有些太正了,直接锁定了磁力做功的核心点。

    不过考虑到老苏眼下已经算是完全体,不像1665副本中小牛那样还是个青春版。

    因此徐云一度认为他就是靠经验想到的这个层面,毕竟灵光一闪的先例在科学史上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过如今看来。

    老苏对于‘力’的探究——或者说认知雏形,应该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横渠先生。

    指的便是张载。

    张载是北宋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也是北宋五子中最有名的一位。

    他发展了“气一元论”的思想,为中国古代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大成者。

    当然了。

    比起张载的名字,他所说的一句话可能知名度更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没错。

    这句90%宋朝之前的穿越文中都会出现的名言,便是出自张载之口。

    与此同时,张载也是古代比较少见的地圆说支持者。

    说起地圆说,后世一般认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提出了地球这一概念。

    等到了公元前3世纪。

    生活在亚历山大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则用几何学方法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并且计算出了地球的直径。

    而在华夏古代,地圆说的支持者也有不少。

    其中最有名的属于东汉张衡《浑仪注》中的一句话: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同时《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里也有记载记载: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也就是黄帝问天地之下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