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捧杀-《非著名影帝》


    第(2/3)页

    之前,姜闻认为自己是天才!

    不但如此,而且他还认为自己非常有成为电影大师的可能。

    真正的大师,一辈子只拍摄三五部影片,就足够后人顶礼膜拜几百年,姜闻打算自己就做这种电影大师。

    至于孙浩,也只不过是一个匠人型的导演,只是规规矩矩地把电影拍热闹拍好看,把有趣的想法变成活动的影像而已。

    因为孙浩电影拍的太多,根本行不成自己的风格和语言,别人一看到电影就知道这是孙浩拍的,不会想到詹姆斯.卡梅隆,也不会想到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可现在,当姜闻坐在法国南部小城戛纳市中心的电影院中,第七遍观看电影《寄生虫》时,才发现是自己错了。

    孙浩是有自己独特风格的!

    只不过是他的风格像极了北宋著名画家范宽,总是把属于自己的标识隐藏到极深,如果不拿放大镜来瞧,还真不一定能看得清楚。

    至于孙浩的风格,其实就在于悬念的设置,像是在《寄生虫》这部电影中,只要是孙浩执导的部分,起拍的镜头总是固定式的,要不是对着演员的一张脸拍摄,要不就是对着某个固定物体拍摄…

    时间也不长,镜头只停顿半秒,然后就转移至他处,可就是这半秒钟,就会立刻让观众产生暇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姜闻…”

    “嗯?”

    “想什么呢?看着你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从电影院里出来,同样身在戛纳的張逸谋,乐呵呵的走在姜闻身边。

    受到电影节的官方邀请,两人四月初就来到了戛纳,他们是来担任评委的,第五十六届戛纳电影节会在半个月之后开幕。

    当然,这两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为了能有资格参加六月份举行的柏林电影节,張逸谋决定,把在国内始终都拿不到上映许可的《入殓师》,放在这里举行点映。

    而姜闻则是看上了九月份的威尼斯电影节,自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威尼斯大放异彩后,姜闻就一直认为威尼斯电影节才是自己的福地。

    “导演…”

    “嗯?”

    “再看一遍《寄生虫》,我突然感觉沮丧,或许这个世上真的有天才存在。

    就像孙浩,每年拍摄四五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但样样拍摄的都非常有水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