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岳寒山点头:“行,相白先说。” 草堂宽敞,但没有多余的桌椅。 有人手呀。 搬桌拿椅,五六张桌子在草堂中拼凑出一个大圆弧。 李相白呲牙。 原本是轻松的话题,桌椅这样陈设摆放,怎么感觉就像要召开圆桌会议一样。 “相白有什么想法?” 李相白斟酌说辞,理顺思路,说道:“诗词论境的规模及其关注度是相白不曾预料到的。太岳书院、西海书院都在千里之外,书院之外,难得的是还来了剑宗的前辈和宗门杰出弟子。可诗词论境终归时短,就此结束是否有些遗憾。” 岳寒山点头:“相白所言一针见血,所以我是想着和吴院长合议,让相白继续诗词论境。” “呃!”撞枪口上了。 “好主意!”司马望岳开口。 没有人不赞同。 李相白思索着说道:“我有另外的想法!” 岳寒山、吴黄粱都来了兴趣。 “相白说说看!” 心有腹稿,李相白说道:“相白的想法是百家争鸣!” “哇,感觉好有深度!”蓝小蝶惊讶一声。 百家争鸣四个字包含了太多的信息量,也有点让人震撼。 “相白细说!”岳寒山沉声说道。 李相白点头:“大周初建,百废俱兴,但能在短短数十年内实力发展到巅峰,除了开国圣帝贤能之外还同儒家、墨家、法家、农家的繁盛有关系。往后数百年,战乱、天灾人祸、妖劫不断,导致圣人陨落却鲜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幕产生,简而言之,是人才出现了断层,而这种人才的断层又进一步导致了文化交流的禁锢。书院诗词论境,相白聆听到了太岳书院教书先生以诗词之境引申兵法之道。相白深受启发也大开眼界。所以相白有了百家齐鸣的这个想法。” 稍微的控制节奏,李相白说道:“百家齐鸣,就是各行各业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形成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盛况。学生幸运,得到了法堂传承,而闯法堂之前,相白通读了圣人典籍《周考》,魏圣人的治国方针在学生看来其实就是儒家、法家思想的精髓,政事层面,儒家、法家相结合,形成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大周国力适才蒸蒸日上。” 岳寒山轻微的吸口气,有点被震撼到了。 李相白这是有什么样的天赋呀,《周考》一书是魏圣人所著,也是大周各大书院法家弟子首读之典籍,可从来没有人如若李相白这样提出如此真知灼见的见解。 吴黄粱也被震撼了。顺着李相白的思路,西京书院的院长说道:“所以相白眼中诗词论境其实一个模式的创新,类似诗词论境这样的方式还能举行,但却可以成为各家各抒己见的一个……” 吴黄粱想不到一贴切的词汇来形容。 李相白接过话题:“一个平台!农家大贤可说农作物栽培的心得,育肥方法。法家、儒家圣贤可以传道解惑。而且这个平台还能用于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岳寒山若有所思,目不转睛看着李相白说道:“明日相白入京等候在泰正殿外,朝会时我将相白主张启奏于圣帝,相白晚间整理整理思路,圣帝召见,相白直抒胸臆。” “我去”李相白猛地站了起来。 吴黄粱看着李相白,开口说道:“还非得要相白面奏圣帝不可,这是一种造新,破而后立,自然会有反驳者,相白提出主张,自然也能深入解析,岳大人虽然成圣,但替代不了相白。” 骑虎难下呀。 “万一我说错了呢?或者惹众怒了呢!”李相白问。 李相白言落,身侧响起直男陆斩的声音:“狭路相逢勇者!” “你麻麻”李相白内心咒骂一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