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静待七日-《婉仪传》


    第(2/3)页

    至于商不换……

    对她和他而言,更多的是对彼此的兴趣,互相吸引。

    还远远不到情深的地步。

    正如她手中这一袋晒干的菊花,透过绢袋散发出干燥的芬芳,其中还混杂着药草的清香。

    须得等上七日的酿造,才能酒香四溢。

    那做底的不过是最寻常的米酒,清清淡淡,浸满了金黄的菊花花瓣。

    用小葫芦瓢舀起酒液,浇在那装满了花瓣的绢袋上面,让酒液慢慢浸透每一片花瓣。

    直到花瓣和药草被浸泡松软,味道与米酒渐渐融合……

    她勾了勾唇角,“把绢袋放进酒坛之后,封好坛子埋在杏花树下,待七日之后开启。”

    “是。”

    屏娘等人笑着答应了,在庭中最高大的那颗杏树底下,埋了一圈的酒坛子。

    庄婉仪偶尔家常做这些东西,必是要送给老夫人和明川郡主,以及古氏的。

    庄府还要送一份,商不换那处还要送一份……

    算起来便有了许多酒坛子,埋在杏花树下,似乎树干都染上了酒香一般。

    抱竹站在树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光是想想酒坛子开启时的情景,她便觉得被酒香迷醉了似的。

    廷哥儿去相府读书也有好些日子了,老夫人便把让他到上房去回话,顺便把庄婉仪等几个儿媳也叫了去。

    一家子难得在一处用晚膳。

    老夫人最不放心的,还是商不换会苛待廷哥儿。

    可廷哥儿却说挺好的,仍旧坚持要继续跟着庄亦谐,往相府读书去。

    商不换知道他的身份,待他自然不算热情,也绝对谈不上苛待。

    毕竟他本就是以庄亦谐的书童的身份,在相府旁听罢了。

    商不换照旧教庄亦谐一些策论的技巧,其中掺杂更多的,确实他自己读书和为人处世的体会。

    明知道那些话廷哥儿都会知道,他却没有什么保留。

    或许是因为庄婉仪的缘故,这才引来他的倾囊相授。

    而廷哥儿从他的话语中,也感受到了他和外间的传言中,不同的地方。

    他并非一个心机诡谲的政客,他有是非之辨,善恶之分。

    若非说心机叵测,他至少比岳连铮好一点。

    或许,这也是庄亦谐为什么在相府,就肯乖乖读书的原因。

    因为他从商不换身上能学到的,远远不仅是那些金殿对答的策论之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