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泰山谈诗-《后宫勤妃传》


    第(1/3)页

    济南府的最后一站是泰山,泰山于帝王而言是极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地方。

    传说中,泰山是盘古的头变成的。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

    历朝历代功勋卓越的皇帝,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山高入云,气势壮阔。

    他们登到半山腰的时候,在泰山神庙里,皇上行了祭祀大礼。

    不知是这种心结的影响,还是皇上在北京城里确实没见过这样高大的山,他显得十分震撼。

    陈文心还没登到半山腰就放弃了自己登顶,幸好山上是早有准备轿撵。

    这种轿撵比宫里的粗糙许多,看起来狭小,但很灵活,用于山路上是正好的。

    先是陈文心上了撵轿,然后年纪最长的王熙也受不住了。

    皇上怕他身体受不住,又不敢在皇上之前坐轿,所以皇上也上了轿。

    最后黄机、吕宗也都上了撵轿。

    只有陈文义还气定神闲,跟兵士们在周围步行护卫。

    待到黄昏,他们终于登上了泰山极顶。

    皇上俯瞰山脚,见风景壮阔,气势恢宏,诗兴大发。

    皇上当场做了《登岱》诗,摆起书案来写在金笺上,又当场焚烧祭祀泰山。

    岩岩岱岳高无极,攀陟遥登最上头。

    路转天门青霭合,峰回日观白云浮。

    振衣截崇凌千仞,骋目苍茫辨九州。

    欲与臣邻崇实政,金泥玉检不颂留?。??

    皇上做的诗,就是和寻常诗人的眼光不同。他所关心的是九州大地,江山社稷。

    陈文心坐在石椅上,她的屁股被撵轿颠得生疼,现在连站都懒得站了。

    皇上在写诗,她无聊地在摩崖石刻上看诗。

    摩崖石刻上有历朝诗人留下的诗句,其中便有唐朝诗人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她边看边念,引得黄机等人都来围观,“我说呢,怎么最好的一首找不到了,原来在夫人这。”

    她就是随意一屁股坐下,谁想到正对着这首诗。

    “这首原是好的,老杜的口气难得不作悲一回。”

    王熙这一说,陈文心立刻来了精神。

    她前世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杜甫,至今记忆犹新。

    陈文心笑道:“这首的口气也不过中庸,诸位先生可知,杜少陵最不作悲的诗是哪一首?”

    王熙和黄机两位是大学士,对于诗词曲赋无一不精,哪能被一个深宫妇人考倒呢?

    黄机忙接话道:“自然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老杜一生漂泊孤苦,皆为安史之乱所害。乱世一结束,他自然欣喜。”

    王熙也很赞同,“是啊。此诗有杜诗第一喜之称。”

    陈文心却道:“依我拙见,此诗倒作悲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