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此路不通-《骑砍三国之御寇》


    第(2/3)页

    正好看看一级「恢复」的自愈效果,缓缓抚摸着脸上鞭痕,王政心中暗自思忖。

    “希望不要好的太快。”

    半个时辰后,吴胜和其他几个少年都赶回来了,除了吴胜之外人人都是一脸的喜气洋洋。

    一踏进门,那个叫徐方的少年就兴奋的嚷道:“大哥,你这次可是露了大脸了。”说着,举起手中所拎之物,却是一篮鸡蛋。

    “对头,大哥这次是彻底出名了!”

    “从此大哥在咱们郡内算的上无人不知的一号人物了!”

    “郡内?直接威震青州!”

    其他几个少年也纷纷叫道,手中各自拎着或是米粮生肉,或是各类蔬菜,还有几条咸鱼。

    “刚一群乡亲都想来探望你,要不是吴呆子怪模怪样地说会打扰你养伤。”另一个叫伍元的似乎有些不满:“你这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哼,这点东西就把你们收买了?”

    吴胜闻言梗着脖子怒道:“下午的事情你们都忘了?这群怂货!这么多人被人家十个人给吓住了!”

    说着,便是望地上吐了一口痰:“一群没卵子的!我要上去还被挡了路。”

    “你被你爹拉住,就是他们让开,你能上去?”吴胜这番话打击面太大,顿时引起不满,众人纷纷出言反驳道。

    “好了。”眼见双方要吵起来,王政连忙出言阻拦,顺势岔开话题:“对了,这都是乡亲们送的?”

    “是啊,大哥这次为咱青州人挣了脸面,又受了委屈。”提到这茬,少年们又笑嘻嘻起来,心情颇佳,对于遭过几次灾的青州人来说,饿的怕了,能给出这些口粮,已是殊为不易,也更见心诚。

    徐方笑嘻嘻地举了举鸡蛋:“刚一路走来,那是走五步有人关心,走十步就有人送礼啊。”指了指屋外:“还有一些东西直接放在你门口了。”

    “我来的时候,已经有人在说大哥是咱郡第一勇士了。”有人凑趣接口,挤了挤眼:“以后大哥在青州吃面恐怕都不用给钱了。”

    “以后?”王政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人的记性不会太好的,可不能想着以后,更不能等以后!”

    汉时民风淳朴,人人重诺轻死,更重恩义,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韩信少年贫寒时受人一饭,多年功成名就时千金相赠。

    王政这话没说明白,但话里的意思却隐隐与此世价值观相悖,只听的众人一愣,俱都疑惑地望向王政。

    王政看到了众人眼中的不解,却不欲出言解释。

    重诺轻死的人永远是罕见的,千金报一饭的人是此时千金不曾在眼,当日一饭却可活命。

    任何时代的平民百姓,庸碌俗人,面对他们时,更适合用利益去驱动,而不要妄想用道德去绑架。

    丘吉尔在战后的第一次大选时,丢掉了首相的宝座,接受记者采访时愤然说道:“英国人忘恩负义!”后面又补充了一句:“这是伟大民族的特点。”

    这句话对不对姑且不论,但趋利避害自私自利确是生物本能,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也不例外。

    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懂得感恩已属难得,却不太可能持续很久,人是善忘的,更是善变的。

    王政前世看过一句话:“想要让一个人重视你或者记住你,让他欠你的人情,不如你欠他的人情,欠的越大,记得越久,欠的越多,越是重视。”

    这话,起码王政两世为人,都觉得是有道理的。

    当然,今日挺身而出的本意,本是冲着曹操和那夏侯去的,冲着上位去的,并不是为了让青州一群泥腿子对他感恩戴德,只是最后没按他的剧本走,曹操这边不但没有扬名不说,还恶了某个有背景的蠢货。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得到想要的,却多了一条鞭痕,也换了几千人知道王政这个名字,最后一算账,尚算一个划算的买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