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夜。 少林后院,烛火通明。 崔殷功揉了揉眼睛,这密密麻麻的字看久了,尤其是烛火下,很不舒服。 他微微侧过头,希望见到其他内卫起来走动一下,如厕的时间久一些, 最好趁着李元芳不在,偷偷聚在一起聊聊天。 很可惜,并没有。 除了换班去休息的外,所有人都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他又看了一本,有点装不下去了。 自己就是凶手, 还得装模作样的查案,仔细阅览惠藏所写的愚蠢日录。 那毫无文学素养的遣词用句,妄自尊大的可笑想法, 简直是一种折磨。 眼见又是子时,夜半时分,崔殷功觉得火候到了,准备起身。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和说话声。 崔殷功立刻竖起耳朵,因为有一道声音是李彦的:“诏书拿来了吗?” 回应的是智坚:“李机宜,盒子里面就是,寺内一直妥善保存。” 盒子开启,李彦的声音传来:“不错,这正是太宗御赐的《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 崔殷功眉头一动,心头满是痛恨。 他小时候在羁縻府州中, 周围的族人提到唐太宗时,都是发自内心的敬仰, 说是天可汗赐予了土地和牛羊, 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他听多了不仅腻烦, 更觉得虚伪。 可长大后, 当真正去策应那些族人时,慑于天可汗的威名,竟然没几个部族愿意响应,才知道那是发自内心的敬意。 他被迫前往府兵最空虚的江南,在那里传播狐神信仰,聚众成匪,傲啸山林。 虽然卓有成效,但他清楚,江南之地的手下是乌合之众,成不了大气候,想要真正恢复突厥的荣光,还得看北方的州县。 而北方的族人跪的太久了,必须要让他们看到大唐外强中干的空虚之态,才能抛却对天可汗的敬畏,群起呼应。 正沉浸在对过去的悲怆和对未来的展望中,屋外的李彦又道:“这份诏书,寺内僧人知道在何处吗?” 智坚回答:“这并非秘密,新入门的弟子就要去瞻仰太宗诏书,都知道它在何处,但不许接近,更不可触摸,否则要受严惩。” 李彦道:“如此说来,那就奇怪了……崔寺丞已经休息了吧?” 崔殷功一听到自己的名字,赶忙将视线转移到手中的日录上,然后就听到脚步声走了进来,李彦诧然道:“崔寺丞还在工作啊?” 崔殷功这才身躯一震,赶忙起身招呼:“李机宜!” 李彦颇为赞许地看着他:“崔寺丞以六品京官之身,常年在外奔波,这份不辞劳苦的品质,确实能胜任我内卫之职!” 崔殷功心想胜任个屁,我在外面当寨主不知有多逍遥,哪像你们这般加班加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