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居然没收到银子!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李清扬,这北港的私熟先生,足足愣了好一会,那张看似波澜不惊的脸庞上,又颇为赞赏的点头道。 “这才是成大事的样子啊。” 与寨子里的其它人不同,李清杨不仅是读书人,而且还曾考中过举人,那怕是副榜的举人,按道理来说获取了举人功名,他也就具有了选官资格。但可惜他既没有钱送礼,也没有权贵亲戚,这么多年也就是顶个举人的名而已,因为家穷的揭不开锅,险些饿死的他实在没了办法,才移民到了这边。 尽管他不愿意当颜思齐的幕僚,只是在寨子里当个教书先生,可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注意到寨子里的变化。 “是啊。” 李得勤点头赞同道。 “过去这也就是个寨子而已,现在倒是有了几分的模样,就是不知道他施总管能有几分把握让那些当家把大权拱手相让!” “几分把握?” 李清杨说道。 “培山,你不觉得施总管挑的时机恰到好处嘛。有这一两个月的时间,他差不多就能把北港笼络个差不多,咱们就看吧,看看他们回来了,又能做出什么事来。” “怎么,清风兄有意出山了?” 李得勤看了看好友,笑道。 “莫非清风兄觉得施总管是个成事之人?” “成不成事不知道,但做起事来确实有他的章法,先看看吧,看看他能不能闯过他们这一关,这北港啊……” 往远处看了看,李清扬说道。 “要起风了。” 起风了! 冬去春秋,起的是南风,南风一起意味着去巴达维亚、马尼拉等地行商的当家们要回来了。 三月十八,在北港的温度一直串到伏天的高温时,三艘三桅大海船回来了,桅杆上面飘着一面旗,旗上写着个“郑”字。 这是郑一官的船。 船近北港的时候,和其它人一样,瞧着北港对岸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市镇,郑一官整个人都傻了眼。 “这是打那地方冒出来的?” “不知道啊,上次咱们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林子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