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是口径小了点。” 在装弹时,施奕文随口说道。 “以后口径可以加大一些。” 口径大意味着威力大,在大威力的火枪的面前,盔甲不过就是摆设而已。好像历史上,满清就是靠着盔甲重步兵横行的。 装好铅弹后,施奕文又一次打量着手中这支燧发枪,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燧发式火枪,有着基本的燧发式火枪样式,虽然枪托还是那种原始的瑞典式枪托,但绝对比铁炮啦、鸟铳之类枪托更可靠。 据枪、瞄准…… 扣动扳机的瞬间,夹着燧石的击锤猛然撞击在火药池内,“砰”的一声,伴随着后座枪口喷发出一团火焰,在硝烟散去时,二十米开外的木板上多了一个弹孔。 打的倒也挺准的,施奕文心说道。 “还不错,不过枪托可以改进一下,这种枪托配上刺刀就不太方便了,枪托的式样就是……” 随后施奕文就解释着枪托的样式,别看那种枪托不起眼,可却也是欧洲人几十经验的积累,甚至就是这个看似原始的狗锁式枪机,那也是用了几十年时间不断改进的产物。 随后施奕文又画出了套筒式刺刀的外形。 燧发枪、刺刀,有了这两样,差不多就可以横行这个时代了吧。 当然还有大炮。 搁一百年后,英国人不就是靠着这三样横行于世界吗?在各地称王称霸吗? “就造着这个式样,先造两千支吧!” 其实现在的护卫队不过只有千人,但是船上也需要火枪啊。 “两千支!” 太郎惊声道。 “公子爷,咱们造不出来啊!” “怎么铁不够?不会啊,这不是刚从辽东那边带来几百吨铁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