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那些战斗无一例外,背后都有着一个叫做易小天的男人的影子——而那个叫做易小天的人,提出的名为游击战的战术理念,更是让他玩出了花。 大部分零陵人不知道孙权合肥一战为何在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却依旧是败给了仅有数万人镇守的曹军。 可刑道荣知道啊。 不就是张辽靠着游击战法,将孙权杀得丢盔弃甲——逍遥津一战,张八百之名威震江东,令东吴小儿止哭。 这不就是刑道荣他所期待的,自己未来的成就吗? 可是面前这个蒋琬…他…他又是怎么知道… “你怎么知道这战法不是本将首创!拿…拿出证据来!还有…你这从未上过战场的小子,又有什么资格,去评价这战法的漏洞?” 不可能啊! 刑道荣心里在喊着。 那个叫做易小天的人,在北方已经被众人供成神仙一般的人物了,他的战法,又怎么可能会出问题? 刑道荣明显慌了。 不过如果刑道荣学习过后世的某些思想之后,或许他就会明白,所谓“主观能动性”,是最适合来解答他目前疑惑的方式。 客观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他此刻面对的一种叫做游击战的战法,并非是什么客观事物,而是由人主观创造出来的一种观念性的存在。 既然是人创造出来的,就一定存在其适用的条件。 忽视客观条件的影响,单方面的去信任一套所谓的“无敌战法”,这是犯了大忌的。 为何会有纸上谈兵的典故?不就是当年的赵括不懂变通,只以为书上所说的就是对的,从不去结合实际思考当下的情况。 说白了——刑道荣和张辽的区别就在一个已经将游击战的精髓学到,能够融会贯通,一个则是照葫芦画瓢,只学了皮毛,就以为自己能够战无不胜了…关键…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刑道荣没有注意到,这…就是蒋琬所说的致命的问题。 “刑将军这战法,到处都是生搬硬套的痕迹,卑职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当一份真正的谋划放在眼前,卑职还是能够辨明的——让卑职猜一下…或许是刑将军从何处听到了某些人用这样的战法取得了不小的胜利,才会将其拿来应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