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重新定义道-《大夏状元郎》


    第(3/3)页

    他不得不承认,道这一概念,经郑浪之如此一重新定义,似乎确实要容易理解很多,让他一时无从反驳。

    只能质疑。

    他立即就出声道:“那照郑公子的意思,你所定义的道,便可解释这世间所有的道?”

    “留之先生可以试试。”

    郑经自信满满。

    说是要质疑,可阮留之却思索了片刻,因为他还没想好从哪一点开始质疑。

    天之道,是客观规律,是不可逆转的,这一点他也认可,因此想过之后,他决定先从道的各种概念入手。

    “何以解释道路之道?”

    “走的人多了,便成了道,顺着前人走过的道,可以让你抵达正确的地方,少走弯路。”

    “何以解释道理的道?”

    “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按道理行事,不容易引起公愤。”

    “何以解释圣人之道?”

    “圣人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圣人之所以被尊为圣人,是因为他所总结出来的道理,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

    “何谓歪门邪道?”

    “某人所遵循的行事规则,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便被视为歪门邪道。”

    ……

    一连问了无数问,阮留之发现,郑浪之不仅答得毫不迟疑,还天衣无缝,让他无从反驳。

    甚至于连《道德经》里那多达七十多个道字,他都提了出来问,但郑浪之却依这一新的定义,一一来解答,还解答得让他无可挑剔。

    为什么会这样?

    难不成这才是关于道的真正准确定义?

    他只不过是将道这一概念重新定义了一下,分为了天之道和人之道而已,甚至都还算不上是重新定义,只是做了一下准确的描述,以及精准的划分。

    他还发现,这么一定义,这么一划分,郑浪之之前所提出的说法,儒和道本是一家,正反的两面,并非完全对立,而是互补,似乎也是成立的。

    为啥这么说?

    因为道家重道法自然,也就是天之道,而儒家重人,也就是人之道,这么一来……

    天人合一!

    这也不正是道家所追求的吗?

    为什么这样?

    此人真是有毒,在给大家道心种魔啊!

    阮留之一下又懵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