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奇迹正在准备中-《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毫无疑问,这第二种方式,能同时展示参赛伶人在书法、丝竹、唱功这三方面的才华不说,还能在半柱香时间内准时完成,不存在完不成的风险。

    但难度也是同时存在的,那就是这种方式,短诗不行,必须得是固定格式的长诗或词,那样才能吻合现有的韵律,否则的话,就得安排人去创作新的韵律,那样难度更大。

    现在难住郑经的就是这一点。

    众所周知,唐诗宋词,词这东西,是在宋代才发展到巅峰期,并且稍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每一首词,都必有一词牌名,而词牌这东西,放在古代就是固定的韵律,也就是相当于乐谱那东东。

    那么问题来了。

    在这个世界,虽然历史拐了个弯,没有了唐宋,让郑经有了大把的剽窃空间,可问题是因为没到唐宋,现有的固定韵律也实在是太少太少。

    在此之前,他还刻意问了一下擅长音律的郑书笙,她所能想得出来的固定音律,也就是曲名有哪些。

    “虞美人,苏幕遮,醉花阴,蕉叶怨,念奴娇,天仙子,浪淘沙,踏沙行,临江仙,浣溪沙,清平乐,蝶恋花,采桑子,青玉案……”

    郑书笙倒是报出了一长串,其中大部分,还是曾经那个郑经在学习六艺时,由老师教过的。

    可问题也还是存在,那就是郑经所熟悉的那些词作,大部分都是唐宋之后的变体,并不完全跟跟现有曲名的韵律相吻合。

    也就是说,他想赚醉香楼的这一百两银子悬赏,不仅得把合适的词作给剽窃出来,还得把相匹配的韵律给弄出来。

    这可是真是为难郑经了,诗词他知道的很多,音律方面却不是特别精通,就算知晓一些,那也是另一个世界的现代音律,以及原来那个郑经,在中了秀才之后所学的这个世界有限的音律,远远谈不上精通。

    也好在这也不是彻底无解,最起码在他原来所在的世界,部分经典的词作,在原有曲律已失传的情况下,又有人把它们给重新创作了出来。

    也就是所谓的古风歌。

    现在,他正在哼唱的就是其中一首。

    只不过他想拿到那笔赏金的话,光是把词给剽窃出来还不行,还得凭借原来那个郑经所学的有限琴艺,把它给弹唱出来,震服全场才行。

    因此,他自然得抓紧时间提前演练一下。

    郑书笙却懵了,狐疑道:“你真觉得行?”

    “当然,你不觉得这曲子很好听吗?”

    郑经自然还是理直气壮。

    郑书笙又道:“好听是好听,可是……这曲子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她原本想说:光是曲子好听还不行,还得配套的诗词上佳。

    可现在她的关注点却在另一件事上。

    那就是这首曲子的来源。

    要知道,在书呆子中秀才之后,教他琴艺的老师,就是从小教她琴艺和唱技的老师,因此,在曲法方面,没理由书呆子比她会的更多,应该反过来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