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抢生意的来了-《穿成年代文里女配的路人姐姐》


    第(2/3)页

    这就是人多盖房的好处,不用压在一个人身上。

    张伟民也是这样想的,女知青屋里已经住满了,再有新来的话,男女知青更不能混住在一个院子里。

    到时,男知青只能掏钱住进新房。

    王秋月在一旁听到两人的对话,嘴巴微张:“你们这么快就准备盖房子了呀?”

    张伟民笑呵呵道:“是啊,我们觉得茅草屋顶不安全,炕又太窄伸不直腿,睡觉不得劲儿。”

    张伟民是北方宁省人,说话与这边基本差不多,也是满满的大碴子味儿。

    王秋月扫了眼谷彦泽的个头,觉得张伟民说的理由挺好。

    唉,自己也想住红砖大瓦房,省得夏天怕漏雨,冬天还要爬到房顶扫雪了。

    可惜,那三个女知青都不想摊钱出来盖房子。

    “我觉得你们没有必要盖新房子住,万一哪天你们突然回城了,钱就白花了。”

    “再说,你们没有我们女知青会做饭,搬出去你们吃饭就是个大问题。”

    周玲玲轻声细语,苦口婆心的劝慰着。

    上一世自己68年来到这里的时候,由于地方不够住,大家也没有想着出去盖房子。

    而是直接在知青院里陆续加盖了两处厢房,形成一个四合院的样式。

    由于性格不合,知青院里分成了三派搭伙做饭,男知青负责挑水砍柴,女知青负责做饭。

    如今,要是这三个男知青搬出知青院,那后面来的男知青自然会跟着走,到时挑水整柴禾,自己现在的小身板哪能干得来。

    王秋月皱了皱眉,她总觉得周玲玲这么说带着某种目的。

    见高悦阳忙完了,不再想其他走了过去。

    张伟民瞅了谷彦泽一眼,见他没有要搭理这个女知青的意思,直接抬脚去买豆腐了,为了不让女知青尴尬,便接话道:

    “那个,多谢周知青好意提醒,只不过,安家费本来就是上面发下来让我们盖房子的,即使哪天回城了,对我们也没啥损失。”

    “至于做饭这块,陈家栋陈知青会做饭,我和谷知青会跟他学。”

    周玲玲脸上挂着的笑容都快维持不住了,她怎么忘了,张伟民的爸妈都有工作,家庭条件不错。

    而陈家栋的爸爸是厨师。

    “呵呵,既然想好了,那我支持你们。”

    说完,也朝高悦阳那里走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