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日后,浙江都司的急报传入京师中军都督府。 按理说,浙江都司隶属于左军都督府,而左军都督府的府事是李景隆,这份情报应该交付李景隆处理。 可自李景隆由广东回来之后,朱允炆似乎忘记了这一茬,继续让徐辉祖兼管左军都督府,甚至于其他都督府,也隐隐以徐辉祖马首是瞻。 徐辉祖知晓肩膀上的重任,也清楚自己的立场,故而遇事不决时从不专权擅断。 若在寻常时,倭寇进犯浙东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徐辉祖完全有权处理,然后以“简报”的方式上奏皇上。 毕竟这类情报每月多时二三十余份,少时也有四五份,直接递送地方文书,皇上也未必看得过来,只能摘取关键,简单汇报。 可现在,徐辉祖手里握着《象山钱仓千户所血战倭寇》的文书,决定一字不改,并亲自呈报给朱允炆。 武英殿。 朱允炆正在处理公文,棘手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接山西布政使司急报,移民消息传出后,民心浮动,不愿移民者众,甚至有惶恐之家,逃难于深山之中,以躲避移民之祸。 朱允炆紧急召见内阁大臣与户部尚书夏元吉。 “移民非为小家,乃为国家,丁景福格局太小。” 解缙不认为丁景福搞定不了这些问题,只不过不想自己背黑锅罢了。 毕竟一旦民乱山西,作为布政使他的责任是跑不掉的。以急报上奏,不过是先给朝廷讲述清楚,移民政策是朝廷出的,和我丁景福没关系,现在马上要有乱子了,我出事,你们也有责任。 “一次移五十万人口,如此压力也是可以理解。”黄子澄给丁景福说了句话,然后看向朱允炆,道:“皇上,臣依旧认为移民数量过多,时间过短,容易引发灾祸,不若……” 郁新皱了皱眉,不等朱允炆发话,便打断了黄子澄:“皇上,臣认为山西移民困难重重,当委派朝廷重臣亲往。” 黄子澄被人打断了话,自是有些不高兴。 郁新也有苦衷,既然朝廷敲定好了移民五十万,而且大家不管同不同意,最后都是认可了的,反复在认不认可的问题上纠结,无济于事。 当下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解决移民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解决如何移民的问题。 既然消息已经传了出去,百姓也知晓了五十万名额,此时再改,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反而会使朝廷落得一个“朝令夕改”的印象,折损朝廷权威。 朱允炆赞同郁新的看法,问道:“依你之见,谁去山西为好?” 郁新看了一眼茹瑺,然而对朱允炆说道:“臣愿举荐茹大人前往山西。” 茹瑺见郁新推荐自己,深知责任之重大,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道:“臣愿前往山西,安抚百姓,为移民解困。” 朱允炆看着茹瑺,让此人去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茹瑺能力是不错的,虽然这个人在历史上不太光彩,但能被朱棣重用,还被封为忠诚伯,可见其本事不小。 加上此人曾是兵部尚书,对于山西都司与山西行都司官员很是熟悉,一旦到了民乱地步,也能控制局势。 最主要的是,茹瑺体格好,四十岁出头,还跟个三十岁小伙子一样,时不时骑马往返于大小教场,让他快马去山西,不至于累死。 如果换黄子澄、解缙这种“纯”文官,等他们坐马车抵达山西太原府,估计夏天的麦子都收完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