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少年中国说-《我的科学时代》


    第(1/3)页

    他们每一个人,都承载着太多太多同胞们的希望。

    北平四中学生如此,北平城所有中学学生如此,全中华之学生亦是如此。

    时间流逝,上午十点,提前到达学校的一百二十余名第三学年高中生,参加由四中举办的开学典礼,校长齐梅阁和教务主任逐一致辞。

    整个典礼讲述的东西很简单,一是让学生们不要参加集会和抗日游行活动,尽量确保自身安全,二是让学生们认真读书,不可懈怠,争取做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人。

    随着何梅协定已经过去将近两年,平津间的战争阴云已经弥漫,校长齐梅阁等学校领导自然能嗅到北平的空气之中,似乎都在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硝烟气息,日本人越来越不安分了。

    致辞完毕,开学典礼结束,一众学生各自散去,开始忙活开学之初的繁杂事务。

    第一要事就是交钱。

    学费二十块大洋、学杂费十块大洋、食宿费二十块大洋、书本费二十五块大洋,四大费用共计七十五块大洋,余华从谭清那儿赚的辅导费用还没捂热乎,直接上给了学校。

    不得不说,民国时期的学校,真不是一般人能读的,尤其是高中。

    作为顶尖公立学校,北平四中的就读费用已经属于公立学校体系较低水准,一年下来总费用只有大约一百五十大洋左右,若是得到政府拨款较少的地区性中学和私立中学,那才叫一个贵。

    当然,这一百五十大洋仅是学生最低消费,一日三餐皆在食堂就餐,若是要出去吃饭,一年费用少说两百大洋起步,三年下来总费用约为六百大洋左右。

    六百!

    一个看似渺小却又如同天文数字般的费用金额。

    这个年代的普通民众一年收入多少?

    北平作为首善之地,状况尚好,中学教师、工程师、编辑、记者、律师、普通政府职员和银行职员属中产阶级,一年之总收入按照不同职业划分,维持在四百元—一千二百元区间。

    普通商贩、工人、车夫等阶级收入大约六十元—一百五十元区间。

    看似很多,但别忘了这是北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