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KKRJ,ZKKN-《大隋说书人》


    第(2/3)页

    以后您老人家也别叫克明了。

    改叫高德算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出门在外三件事:马子、德子、票子……

    李老道算是全齐了。

    于是点点头:

    “没问题!不过此行辛苦……弘农11县之后,是京兆连接伊水附近……”

    “京兆……道长倒是不用太担心。”

    “嗯?为何?”

    “……”

    杜如晦看上去有些犹豫,但考虑了一番后,    还是说道:

    “京兆自古富庶,    况且……世家颇多。此次的民夫征调,    人头税给的不少。就算偶尔有壮丁加入征夫之中,他们所居之地,也皆是世家领地。他们的地……自然会有家中族老操持……不会少耕的。”

    “呃……”

    李臻一愣,    接着就明白了对方所言的道理。

    关陇、京兆这些按照地里说法在“陕”境内之地,其实都等同于世家的基本盘。

    自己之前那一路往洛阳走时,    也发现了这一点。

    论长治久安,    还真是关陇之地最为平顺。

    这个时代,    人口、耕地,便是构建起豪族的最基本的地基。

    不要说什么财阀垄断,    也不要说什么人才保守。

    他们为了自己家族的延续,凡事先可着自家,这一点在所有士族来看,    都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三征高丽,    也是关陇世家所处之地死人最少。

    这点也是事实。

    李臻不愿意去琢磨谁对谁错。

    人家虽然没出人,    但也给钱了。

    人头税又不差你的,    有了钱,才能给民夫吃饭。

    没什么错的。

    况且……从某些方面来讲,    对李臻也是个好消息。

    京兆如果不用管的话,那么他只要管好弘农和上洛就行。

    “工程周期”被缩短了。

    便代表着……有更多人来得及播种。

    今年……只要风调雨顺,便不会饿肚子!

    这样……不是很好吗?

    于是,    道人如释重负……

    “呼……那便好,那便好了……不瞒高德你说,    我与老师约定的是一月之期,因为春耕就剩下这么点时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啊……”

    “道长抬举,    在下当不起高德之称。反倒是道长……先前在下不解,误会了道长,    可道长勿怪,高风亮节,真乃高人也!”

    一连串的“高”拍到了李臻脸上。

    但这会儿松了一大口气的李老道也没心思去耍嘴皮子了。

    看了一眼杜如晦胯下那气息还算匀称的黄骠马,他点点头:

    “那我们便快走吧,到了顺阳,带上司农官,速度快一些。我们越快,    我心里便越踏实。”

    “其实不用如此。”

    “……什么?”

    见道士有些不解,杜如晦继续说道:

    “道长或许平日清修,对这些俗事并不了解。司农官诚然,需执掌一方农事。无论是春耕夏种,    秋收冬藏,皆需以朝廷每年大司农定制历法而为。但若真要说对下属耕地的掌控,他们所了解的,无非也就是一县之地耕地几何、良种几何、产出几何而已。”

    “……所以?”

    “所以,关于耕地所在何处,尚有几顷,水文土质等等,他们未见得会了解的很清楚。”

    瞬间,李臻的眉头皱了起来。

    “那该怎么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