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秦烈请辞隐居(4)-《大宋一品权臣》
第(2/3)页
文治武功直追汉武唐宗,面对这样的追捧,皇帝赵佶同样也是飘飘然。
作为此番收复燕云六州的主将童贯,更是直接封爵郡王,高俅作为副将,也被封为侯爵。
其余拥护联金灭辽的王黼、蔡攸等人,也因收复燕京有功而加官晋爵。
而相比起灭辽,收复燕云六州的功劳,秦烈在两浙路的战绩,那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尤其是当初秦烈还曾反对过辽金灭辽的国策,甚至还打了金国使者。
这事在宋金商议,归还燕云六州之时,还被金国使者李善庆再次提出,要求宋朝处置秦烈。
当时宋朝的使者朝议大夫赵光南,自是连连表态,定会奏请天子。
“两浙路平乱之战结束,有关秦烈请辞一事,诸位爱卿怎么看?”
汴京皇城延福宫大殿上,赵佶脸上难掩喜色的问道。
此刻围在赵佶左右的,正是王黼、蔡攸,以及梁师成、李彦四人。
童贯、高俅两位大功臣,尚在返回京师的途中。
王黼因为灭辽之事,已经加了太宰头衔,兼任御使大夫,领中书侍郎。
此刻的王黼已然成为朝中最有实权的文官之一,能够与之抗衡的也就是蔡攸。
蔡攸同样因为也是联金灭辽的拥护者,直接接替了他老子蔡京昔日的官职。
加授太师头衔,继续担任太宰,兼任礼部尚书,领门下侍郎。
李彦和梁师成同样也加了官衔,分别领了宁海军节度使和保宁军节度使。
事实上到了梁师成如今这样的地位,除非他像童贯一样,领军收复失地,否则封郡王爵位是不可能的。
“官家,秦烈在平定两淮、两浙的叛乱之中,是立下大功的。”
王黼善于琢磨赵佶心思,所以往往奉迎之语,都能恰到好处。
“如今他因为平乱受伤,需要休养,官家理应进行封赏,准许他荣归故里,等养好伤再征用。”
“蔡太师,你以为如何?”赵佶其实内心已经赞同王黼之论,秦烈在两淮、两浙一年多,平定数十个州县的叛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