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心思莫测的皇帝-《大宋一品权臣》


    第(2/3)页

    “却不查暴民之乱,更无安民之术,这才是罪魁祸首。”

    宗泽入朝以来,对于兵事上的几次奏对,都表现突出,为此皇帝赵佶在十月份的时候,就把他从大理寺寺卿一职,改任为兵部左侍郎。

    “皇上,宗大人所言甚是,两浙路的叛乱,必须尽早平定,现如今秦大人一心平叛,自是难以顾全后方,出现暴民事件。”

    “罪不在秦大人,相反朝廷这个时候,更应该派遣合格的官吏,前往各府州县接任,做好安抚地方职责,如此秦大人才能一心一意,用兵征讨叛军。”

    声援宗泽之人,正是刚刚回朝的大理寺少卿李纲。

    前两年京师大水,李纲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由于言辞过激,被宋徽宗赵佶认言过其词,从而一道圣旨把他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这次李纲起用,也是秦烈起到推动作用,因为秦烈离京之前,曾向宗泽举荐过李纲,说此人文武全才,忠诚可靠,可堪大用。

    为此宗泽调任兵部左侍郎一职,在皇帝赵佶召见之时,宗泽遂举荐了李纲,并陈述说秦烈也认为李纲才能卓著,乃国之栋梁。

    赵佶想起两年前李纲的奏疏,让他主意内忧外患问题,如今果然得到印证,感叹之余,遂下旨把李纲调入京师,擢升为大理寺少卿一职。

    如今李纲、宗泽二人一老一少,虽然在朝中职位并不高,但二人因为才能卓著,敢于任事,已然成为朝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实力。

    “李回,这是秦子扬上书的请罪奏疏,他在前方殚精竭虑,为朕扫平叛乱,夙夜难寐,现在他请求朕准许他回京。”

    “你说朕是准他回京呢?还是不准?”朱勔的死,赵佶承认刚接到消息的时候,也有些生气。

    但相比起两浙路的叛乱,朱勔的死,又算得了什么呢?

    面无表情的赵佶,沉声看着李回:“李中丞,你既然能言善辩,不知可愿意替朕分忧,前往两浙路换回秦烈,朕准你统兵平叛,这样朕也可以应允秦子扬回京,你看如何?”

    赵佶这一番询问,驳斥的李回完全哑口无言。

    “皇上,微臣身为御史中丞,风闻奏事,乃是微臣的职责。”被皇帝一顿抢白,无力反驳的李回,只能憋气闷声回道。

    “传旨,平江府知府应安道,罪有应得,剥夺一切功名官爵。转运副使徐铸,同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