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姜潮无语,心说这家伙还真是个军械密。 当初救他的时候,无意中展示了罗网的武器装备,结果这家伙直接给迷上了。 不仅想方设法加入罗网,而且对姜潮言听计从。 想了想,姜潮便摇头道:“袖箭已经没了,你还是提别的东西吧!” “啊?” 杨喜惊诧,连忙道:“袖箭怎么没了,你骗我的对么?” “我骗你干什么,当真没了!” 姜潮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痴迷袖箭,因为姜潮救他的时候,用袖箭连杀数人。 袖箭的厉害,他有目共睹。 不过,自从频阳军工厂研究出了新武器,袖箭都被淘汰了。 眼见杨喜一脸失望的表情,姜潮有些好笑的摇头道:“其实我已经不用袖箭了。” “那……”杨喜疑惑的望着姜潮:“那你用什么?” “我什么都不用!” “那他们呢?” 姜潮想了想,道:“他们现在用火铳!” “火铳是什么?” 杨喜精神一振,追问道:“还是暗器吗?” “也可以这么说!” 姜潮点头:“不过火铳的威力比袖箭大很多,而且射击距离更远!” “这么厉害?” 杨喜张大了嘴巴,旋即一脸坚定的道:“那我就要这个!” “可以,不过你得先完成任务!” “好,我马上去找章邯……” 说着,杨喜就要冲出密室,姜潮急忙伸手按住他:“不用找章邯,我要你找英布,将密谋的事告诉他!” “啊?” 杨喜吃了一惊,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别问太多,按我说的去做便是!”姜潮淡漠的道。 “……好吧!” 杨喜知道姜潮背负使命,所以也没多问,于是转移话题道:“那我以后怎么找你?” “先完成你的任务。” 姜潮平静的道:“暂时不用找我,我需要你的时候,会主动联系你。”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走了?” “去吧!” 姜潮松开手,杨喜转身便离开了房间,然后悄悄回到自己账房,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现一样。 ........ 第二日清晨,依旧是大雨纷飞,军营里一片清冷。 点将时辰还没到,项羽便踏着泥泞,来到中军幕府。 因为项羽的官职仅次于宋义,因此幕府的护卫,也不敢阻拦项羽。 此时,宋义正在用早膳,桌案上摆满了美味珍馐,他细嚼慢咽的品味,很是惬意。 忽然间,一道脚步声传来,宋义抬手望去,却见项羽毫不客气的闯了进来。 “项羽,老夫未曾召你,你冒雨前来,莫非是送死?”宋义沉着脸放下碗筷,冷声问道。 听到这话,项羽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冷冷扫了眼桌案上的美食,反问道:“将士们忍饥挨饿,你却奢靡无度,良心可安?” “嗯?” 宋义眉头一皱,眯眼道:“老夫的膳食,鲁公也要过问?” “我可没心思过问你这些,只是想问你....” 项羽说着,上前一步,手按佩剑,冷冷道:“宋义,你可知罪?” 啪—— 宋义脸色一变,蓦然拍案,怒道:“大胆项羽,汝竟敢如此对老夫说话?” “宋义老匹夫,你以公徇私,罔顾将士王命,实乃天理难容难也!”项羽愤声怒骂道。 “放肆!” 宋义大怒拍案,就要喊人拿下项羽,然而,项羽抢先一步,直接拔出佩剑,一剑洞穿了宋义胸膛。 眼见宋义倒在血泊中,还有喘息,项羽又大步上前,一剑割下他的头颅。 “大将军,大.....” 宋义的护卫闻声赶来,只见地上满是血水,而项羽手持滴血的头颅横眉冷对,众护卫不由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你们若能阻我,一起上便是,若不能阻我,马上给我击鼓聚将!” 项羽说着,径直走出厅堂,而宋义的护卫,无人敢上前。 等项羽走后,一位护卫头领率先反应过来,朝护卫们道:“宋义对我们不善,我们无须替他搭上性命,当此之时,应奉少将军之令,击鼓传将!” “善!” 护卫们齐声附和,看来宋义早就不得人心。 很快,幕府外聚集了大批将士。 众将士见项羽一手提着带血长剑,一手拎着血淋淋的头颅,不由神色大变。 却听项羽朗声高喊道:“诸位将士,宋义与齐国勾结,罔顾王上重托,项羽奉王上密令,已经除掉了宋义这叛国之贼!” 话音刚落,众将士惊愕万分,却没一个质问项羽这密令在哪。 显然,楚国将士已经被项羽的凶狠果决折服了。 一片沉寂之中,英布高举佩剑,奋力呐喊:“立楚国者,本为项氏一族,今鲁公诛杀叛贼,为国有大功,吾等拥立鲁公为大将军!” “拥立鲁公为大将军——”项羽麾下的大将随声附和。 其余将士见状,也纷纷清醒过来,朝项羽大喊:“鲁公为大将军!鲁公为大将军!” “好!” 项羽兴奋大笑:“今日我项羽就先做假的大将军,待禀报楚王之后,再做定夺!” 说完,扭头望向范增:“亚父,你可还有什么要交代?” “齐国丞相宋襄,乃楚国叛臣,为免后患,当尽早追杀!”范增提醒道。 听到提醒,项羽当即下令:“龙且!你带五百精骑,立刻追杀宋襄!” “诺!” 龙且应诺一声,蓦然离去。 三日后,龙且带着宋义之子宋襄的头颅,回到了军营。 据他禀报说,追到了齐国腹地,才杀了宋襄。 未免夜长梦多,项羽得范增嘱咐,又派心腹大将桓楚前往彭城,向楚怀王禀报军情。 楚怀王看完项羽的军报,心中暗骂项羽无耻,嘴上却骂宋义父子该死,而群臣则摇头不语。 没过多久,楚怀王便下令项羽,封他为大将军,并让他合兵刘邦,共同灭秦。 ........ 桓楚拿到王令,便火速回归军营,而范增和项羽,早已等候他多时。 “这帮君臣,心思真是一般,竟然想借刘邦之手节制我们!”范增看完王令,一脸不屑的说道。 闻言,项羽咬牙切齿道:“这楚怀王当真忘恩负义,全然不顾我项氏拥立之功,宁愿相信外人也不相信我,当真不可理喻!” “当此之时,无须跟他计较,全力备战灭秦之事即可!” 范增郑重的说了一句,然后冷冷道:“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猜忌都是没用的。” “亚父所言有理,我项羽为大将军,谁敢不服,我就杀谁!” ......... 时至初冬,项羽接纳了范增的建议,给章平一个雍王的名号,给司马欣一个上将军的名号,令两人率军西进,为楚军开路。 章平仗着哥哥章邯为九卿重臣的身份,一路劝降数座城池。 而楚军跟在后面大肆搜刮粮草兵器,使得楚军更加兵强马壮。 眼看大军即将抵达函谷关,项羽在新安突然接到英布密报,不由停下脚步,安营扎寨。 中军营帐内,项羽本部将领齐聚一堂,却听英布朝项羽道:“大将军,末将接到密报,刑徒军不堪楚军将士驱使,已有叛逃之心!” 哗——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项羽不动声色的望向范增,后者微微颔首。 他们早就想除掉那二十万降军为项伯报仇,奈何羽翼未丰,不能实施。 如今大权在握,自然要借刀杀人。 而这刀,便是出来禀报的英布。 当英布得知有人密谋叛逃的时候,大为恼怒,因为他分到的降军不下五万,若这五万多降军叛逃出营,他也难辞其咎。 沉吟了一下,项羽扫视英布,沉声问道:“你说刑徒军已有叛逃之心,可有凭证?” 被冷眼扫中的英布,浑身打了个激灵,连忙道:“那密报之人,乃刑徒军将领,可以为证!” “让他进来,我亲自审问他!” “诺。” 英布应诺一声,很快将杨喜带到军帐。 杨喜垂手而立,不敢直视项羽,项羽冷冷一笑,低声喝道:“抬起头来,告诉本将,你为何污蔑同袍!” “末将不敢——” 杨喜听到项羽的话,吓了一跳,连忙跪地辩解;“末将并没污蔑同袍,乃不想同袍走上歧路!” “哦?” 项羽挑眉:“何谓歧路?” “叛覆秦之路为歧路,拥暴秦之路为歧路,与我不合也为歧路!” “前两路为歧路,本将还可以理解,为何与你不合也为歧路?” “启禀大将军!” 杨喜朝项羽正色拱手道:“我虽为秦国军吏,但实乃楚人,楚人归楚,顺应天意。秦二世昏庸无道,天亦灭之,我顺应之道,乃天道,而大将军灭秦,也为天道,固我与大将军同路!” “呵!” 项羽‘呵’一声,有些好笑的问:“这么说来,与你不合,也是与我不合?” “然也!” 杨喜郑重其事道:“大将军顺应天意灭秦,天下人都应该与大将军相合!” 听到这话,项羽嘴角微微一扬,然后扭头望向众将,淡淡的问;“诸位将士以为如何?” “大将军得天独厚,吾等自然与大将军相合!” 众将虽然鄙视杨喜拍项羽马屁,但也纷纷附和。 而范增则皱眉追问:“既然刑徒军有叛逃之心,那大将军该如何处理?” “刑徒军足有二十万,如今心有不服,若引至关中,遇到危难,怕很难驯服,不如一杀了之!” 此言一出,众人满脸惊愕。 天呐! 二十万刑徒军一杀了之? 那不是两千,也不是两万,那可是二十万人! 要把这二十万人都杀了,恐怕要杀好几天...... 而且杀降不吉啊! “大将军,这样会不会.....” 没想到事态如此严重的杨喜,吞吞吐吐的说了一句,然而还没等他话音落下,项羽便一个眼神扫了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