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定陶大战后,六国复辟势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根据历史记载,这是一次重要转折,也是一次可供假想的选择点。 如果章邯具有一流名将的洞察力,绝不会追击逃到巨鹿的残余势力,而是一鼓作气,灭掉彭城楚怀王的势力。 又或者直接追杀项羽等人,彻底根除乱国的根源。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章邯大军自驻扎巨鹿后,便一直没有动静,似乎在等待什么。 与此同时,济水以南的安阳城,十万楚军精锐正在刻苦操练。 原本楚怀王带着十万楚军在后面和项伯等人会和,然后一同前往函谷关。 但没想到的是,楚怀王还没抵达定陶,噩耗便传来了。 联军的战败,项伯的惨死,以及残存势力被包围在巨鹿的消息,让楚怀王差点吓得逃回江东。 可就算楚怀王想逃回江东,另一个人也绝不会答应。 这个人便是项羽。 两个叔父,接连被秦军所杀,项羽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气,并且退回江东? 如果项羽要是这样走了,那他估计就不叫项羽了。 项羽要报仇,要亲手斩杀章邯,这是人所共知的事。 “五万!给我五万兵马!其余兵马,大王可都带走!” 一身霸气铠甲的项羽,手按佩剑,威风凛凛的站在大殿中央,直视大殿之上的楚怀王芈心。 芈心虽然是名义上的楚王,但操纵楚国军队的是项伯和项羽。 而芈心手中的军队,只有很少一部分。 面对项羽的要求,芈心自然不敢拒绝,于是点头应道;“武信君惨死,项裨将想为叔父报仇,寡人自然应允,那就依项裨将之言,拨五万精兵给项裨将!” “多谢大王!” 项羽随意拱了拱手,然后退到一旁,默然不语。 楚怀王眼睛微眯,转瞬即逝,然后环顾众臣,朗声道:“武信君噩耗,寡人本不愿提起,但国不可一日无人主持军事,因此寡人打算重新任命官吏!” 说完,抬手朝身边的太监示意,后者立刻拿出绢布,朗声念道:“楚王有令,封吕臣之父吕青为令尹,总领朝政,陈婴上柱国辅佐令尹; 封宋义为上大夫,总领军事,立刘邦为武安侯,号沛公,执掌本部军马,项羽为长安侯,号鲁公,执掌本部兵马!” “我王圣明——” 听到新的任命,众臣争相赞颂,唯独项羽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等众臣赞颂完毕,楚怀王芈心又朗声道:“此番任命,一个是稳定局势,一个是强调归宿,鲁公军与宋大夫军,属于楚王‘自将’,不听命于任何官署,而刘邦军驻守丰城,须按法度调遣。” “楚王圣明——” 听到楚怀王这般安排,不光楚国众臣赞颂,就连六国使臣也一片赞颂。 这让项羽的脸色更加阴沉似水,心中怒骂楚怀王忘恩负义,自己虽然没有叔父项伯那样战功赫赫,但好歹也攻破过几座城,不求爵位之首,但那宋义算什么东西,他凭什么总领军事? 名字我项羽不识几个大字,却要封个鸟‘鲁公’,这不是摆明了看不起自己吗? 项羽越想越气,以至于听不惯众臣歌功颂德,直接退出了大殿。 而见项羽退走,楚怀王芈心也不生气,反而笑意正浓的看向陈婴和宋义。 芈心很聪明,知道只有项伯身死,才是自己增强王权的最佳时机,所以项伯一死,立刻着手安排人事。 待朝会结束后,芈心特意留下刘邦,想要与他拉拢关系。 相比项羽那种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霸气姿态,刘邦这种一身痞气的性格,更受芈心推崇。 “刘邦,你说寡人带兵回楚地好,还是留在这里接应项羽好?”楚怀王一脸为难的看着刘邦。 刘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眉头紧缩,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自从反秦大旗铺遍大江南北,刘邦的势力越积越大,特别是占领丰城之后,他的势力达到了顶峰,足足有三万之众。 虽然比起六国军队,稍显不足,但个人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眼见刘邦沉思不语,楚怀王芈心又沉沉的道:“当初项伯拨兵援助你攻打丰城,寡人也是爽快答应的,如今有难,沛公莫非见死不救?” “王上误会了!” 刘邦听到楚怀王芈心的话,连忙回过神来,朝他拱手道:“王上,不是下臣不给您建议,而是不敢建议!” “这有什么不敢的,你想说什么,但说无妨,寡人治你无罪。” “那.....下臣就直言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