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安置好苏锦儿主仆后,赵昆和王离便打道回府。 当他们下马进门时,秦大爷赶紧迎接:“公子,您啥时候有个师兄啊?老朽怎么一概不知!” 师兄? 赵昆看了眼王离,然后望向秦大爷,蹙眉道:“什么意思?” “今天有个年纪跟老朽相仿的仙师过来找您,说是公子的师兄,老朽瞧他仙风道骨,好生了得!” “这么说,你将人带进来了?” 见赵昆眉头越蹙越高,秦大爷心里一咯噔,迟疑道:“是.....是啊。” “你!” 赵昆温怒道:“你是不是老糊涂了,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我什么时候有师兄了,我怎么不知道?快去通知府里的人,看看有没有少东西!” 说着,二话不说,冲向后院。 秦大爷吓得不轻,心说这世道怎么人心不古,都那么大的年纪了,居然还出来行骗。 “公子,老朽.....” 秦大爷生怕赵昆一怒之下将自己赶走,连忙想要请罪。 落后一步的王离摆了摆手:“行了,下次长点心,别什么阿猫阿狗都朝家里带!” “是是是,老朽谨记!” ........... 另一边。 频阳行宫,皇帝书房。 嬴政坐在龙案后,凝心静气的书写,赵高在一边小心伺候。 只见嬴政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一般在宣纸上写下‘治大国若烹小鲜’五个大字,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吾儿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前没怎么感悟,现在越想越觉得妙不可言啊!” 说着,又摸了摸宣纸,叹道:“此物当真适合书写,那小子的才能的确了得。” “陛下,公子昆天赋异禀,乃国佐之才,如今封侯在即,实为大秦之福也。”赵高在一旁小声恭维道。 “呵。” 嬴政“呵”了一声,然后放下笔,端详了一遍自己写的字,砸吧砸吧嘴道:“论书法造诣,你与李斯的书法堪称一绝,你来评价评价朕的字如何?” “陛下的字浑雄有力,大开大合,老奴与陛下相比,如同皓月争辉。” “哈哈哈!” 嬴政朗声大笑,旋即笑骂道:“你个老狗,尽捡好听的说!” 赵高躬了躬,讪笑道:“老奴句句肺腑,还望陛下明鉴。” “行了。” 嬴政笑着挥手道:“说吧,找朕何事?” 赵高虽然是始皇帝的近臣,但平时不负责伺候始皇帝,只有始皇帝需要他的时候,他才会出现。 当然,这不妨碍他对始皇帝的了解。 别的不说,就说咸阳皇宫,光宫殿就有二百七十多座,皇帝每天晚上住哪儿,跟谁在一块,爱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他都了如指掌。 始皇帝为什么离不开赵高? 因为赵高就相当于他的影子。 李斯虽然能力出众,但始皇帝离开了赵高,说一句“生活不能自理”都不为过。 这不是在贬低始皇帝,而是事实,就比如有些学霸,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是生活这一块,连香皂和肥皂都分不清。 所以,既然赵高犯过大错,始皇帝依旧喜欢用赵高,信任赵高。 在始皇帝眼里,赵高不过是一条狗,一条狗怎么可能反咬主人? 就算反咬,自己也能将他的牙打碎! “陛下,徐福回来了,正在宫外候着呢。”赵高小心翼翼的拱手道。 听到徐福两个字的时候,嬴政不禁眉头一皱,脸色迅速黑了下来,隔了半响,黑着脸道:“让他进来。” “诺。” 赵高应诺一声,旋即恭敬出了书房。 片刻之后,一身灰色长袍,仍旧看起来仙风道骨的徐福,跟着赵高缓缓走进书房。 刚跨进书房门槛,徐福就低着头朝嬴政道:“陛下赎罪,臣有负陛下所托,望陛下责罚!” 说完,立刻俯首叩拜。 此时的徐福,让人看不清脸上的表情,不过声音之中,夹杂着许多惶恐与不安。 嬴政冷冷看着徐福,沉默不语。 一旁的赵高,心中揣揣,垂首而立。 又隔了片刻,嬴政才沉着声音道:“说吧,为何无功而返。” “出海后碰到了巨大的蛟鱼阻碍,无法远航,后来又遇到狂风大浪,致使船舶尽毁,老臣侥幸活得性命,不敢忘陛下使命,特回来请求陛下相助,再度远航!” “再度远航?” 嬴政眼睛微眯,直视着徐福道:“莫非你已寻得仙踪?” “是的陛下,老臣已经寻得仙踪,只等再度远航,为陛下寻仙问药归来!”徐福一边叩首,一边笃定的说道。 “既然寻得仙踪,为何如此惶恐?莫非你有什么事瞒着朕?” 眯着眼睛的嬴政,语气变得寒意森然,话锋一转道:“还是说.....你在欺骗朕?” 听到这话,徐福身子一颤,猛地抬头,脸上惊恐无比的道:“陛下,老臣冤枉啊,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岂敢欺瞒陛下?” “老臣一心为陛下寻仙问药,不管再大的困难,就算是死,老臣也绝无退缩,望陛下明鉴!” 说完,再次叩首,痛哭流涕。 站在一旁垂手而立的赵高,目不斜视,就像什么都没看见一样,但心中却隐隐有些好笑。 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徐福敢堂而皇之的欺骗始皇帝了。 徐福号称仙师,可以沟通仙人,但仙威浩荡,怎会屈服区区凡人? 实在有些好笑啊! 嬴政一手敲打身前的桌案,一手捋着胡须,静静地看着徐福,若有所思。 此时,整个书房内,除了徐福的痛哭声,只剩下嬴政哒哒的扣桌声。 大概过了半刻钟,嬴政大手一摆:“行了,你下去吧,寻仙之事,等朕思量后再说!” “呼......” 等出了嬴政书房,徐福长舒了一口气。 身上的衣袍早已被冷汗浸透。 现在的始皇帝,跟以前的始皇帝似乎不太一样了。 以前只要自己说寻仙问药,始皇帝必会两眼放光,事事应允。 现在踌躇不决,实在有些蹊跷。 回头看了眼远处的书房,徐福心有余悸的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思绪万千。 同时,脑中不由回想起赵昆府邸里的卦象,喃喃自语:“祸出东方,祸出东方啊!” .......... 翌日清晨,阳光正好。 赵昆一早出现在行宫大门,等候始皇帝召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