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任何酒水能够比拟! 酒过三巡。 菜过五味。 中秋大宴的第三趴开始了。 蔡文姬盈盈而来。 宜嗔宜喜的娇声说道:“自古文章可立国,因此恒公在此出了名题,在座诸位只要能以‘中秋’为题,当场作出佳作的,恒公一律有赏!” 有酒怎么能无诗? 一听到蔡文姬这么说。 许多文人立刻兴奋了起来。 等待天波府中的侍卫将笔墨纸砚摆放到自己面前后。 立刻拿起笔来冥思苦想。 然后在纸上写下了一句句关于中秋的诗句。 短暂的时间内做出一首好诗是很不容易的。 毕竟不是谁都能像后来的曹植那么惊艳。 可以七步成诗的。 一柱香的时间后。 在蔡文姬的示意下众人纷纷落了笔。 到场的文官有四、五十人。 但是最终写出完整一首诗来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 且大半都是杨锋的直属部下。 最后经过众人的一致评定。 刘伯温写的诗夺下了第一名的桂冠。 房玄龄、杜如晦分列二、三名。 杨锋当即做出了奖赏。 奖励了刘伯温黄金五百两、绫罗绸缎十匹。 房玄龄和杜如晦则是得到了黄金三百两、绸缎八匹的奖励。 其他的人杨锋也没有忘记。 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 只要是完成作诗的人。 一律奖励黄金五十两。 而凡是参与作诗的人也有奖励可拿。 每人白银三十两! 黄金、白银在任何时代都是硬通货币。 远比大汉的五铢钱值钱多了。 因此杨锋的奖励一出。 立刻让参与作诗的人们喜笑颜开。 纷纷向杨锋道谢。 按照蔡文姬的流程。 这一趴到这里基本上就算是结束了。 但是偏偏小皇帝刘协又开始作妖了: “恒公啊,你是文武双全天下皆知,今日百官作诗的盛况将来很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了,怎么能少得了你的参与呢?不如你也作诗一首吧?” 好了伤疤忘了疼说的就是刘协。 刚才他还哭着喊着说后悔让杨锋弹奏了呢。 一转眼他就给忘了。 又开始挤眉弄眼的怂恿杨锋了。 杨锋今天的性质也很高。 端起酒杯来把里面的回龙酒一饮而尽。 昂首大喝道:“拿笔墨来!” 蔡文姬亲自奉上了笔墨纸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