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时候,李世绩站出来,眯着眼道:“岑大人,虽然陛下确实励精图治,但天降瑞兆到黔国公,这话说出来,你不觉得有些扯吗?” 岑文本憋红脸,瞪着李世绩,犹如一只雄起的公鸡,“你这话什么意思,莫非是在说这次水灾预防陛下没功了?” 李世绩摸着鼻子,“我可没这么说,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你…”岑文本被噎的无言以对,支支吾吾半天,居然不知道该说啥。 李世绩不仅是个武夫,同时又学富五车,所以他挖苦人的技术,比岑文本这种满嘴之乎者也的文人要狠多了。 “够了!” 李世民大手一挥,然后面色震惊的站起身。 说实话,现在他还处于震惊之中,脑袋瓜里就像有几只蜜蜂似的,“嗡嗡嗡”乱响。 “李爱卿,朕说到做到,以后你便是大唐国师!” 李淳风脸色一喜,拱手道:“臣谢过陛下!” 说着,他就乖乖站在一边。 随即,李世民继续道:“另外,有罚就有奖,当初承乾犯错,朕将他流放千里。” “而如今,他拯救了数万百姓,此乃大功一件,那就必须得奖!” “这样吧,封李承乾为黔王,黔州之事,一切由他自己做主,无需与朝廷报备!” 听到李世民的话,百官猛地瞪大眼睛,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无需与朝廷报备! 那不就是放任李承乾不管,哪怕他招兵买马,哪怕他自己任用官吏,朝廷也不会过问。 这样的话,不就是同意让李承乾组建自己的班底吗? 这个待遇…似乎只有太子才有吧? 难道李世民又想重立李承乾为太子? 能有资格站在朝堂中,那都是人精,从各种勾心斗角中杀出重围的。 所以李世民这话一出,许多大臣都开始思考他这话的意思。 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以后的利益,朝堂的斗争,稍不注意,可能就是粉身碎骨! 不过,哪怕他们心里再疑惑,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任何情绪。 而就在这时,李世民坐回龙椅上,沉吟片刻后,忽然道:“另外,朕过几月要御驾亲征高句丽,这国不可一日无人主持。” “所以朕决定,以晋王李治为主,但考虑到他年纪尚轻,考虑不周,就让魏王李泰为辅,两人同时监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