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突如其来的案件-《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2/3)页

    “剩下所有武将,全都官升一级,自动补位,总之,这件事必须一定要办好!”

    “多谢大都督!”

    李承乾点头,然后又看向众多文官,“诸葛亮既然是黔州刺史,那就负责大都督府以及黔州事物,他的话,就是本都督的话!”

    “喏!”

    …

    一场会议,就这样将黔州大都督府的领导班子给定了下来。

    这也就代表着,黔州大都督府的政务正式步入正轨。

    而随着招兵买马的告示一出,顿时就引起了哗然,不少人觉得这个告示似乎有些夸张了。

    要知道黔州才不过近万人,再加上下辖的九州,也不过五六万人。

    现在李承乾一下子就要招三万士兵,这…上哪找人去?

    “你们说大都督是不是傻了啊?”

    “嗨,谁知道呢,反正只要大都督为百姓着想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咱们这些平民百姓就别管了。”

    “说的也对!”

    “哎,我认识一个不错的郎中,要不把他介绍给大都督啊?”

    一群人议论纷纷,殊不知旁边一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人的脸色却逐渐难看起来。

    “噗…咳咳…大都督,要冷静…”诸葛亮使劲儿憋着笑,然后小声在李承乾耳边安慰着。

    李承乾黑着脸…果然嚼舌根在哪个朝代都盛行,真想当一回坏人,把这些乱嚼舌根的家伙抓进大牢里,然后好好教他们什么叫尊重人。

    今天闲着无聊,李承乾便想听听自己在百姓们心中的形象如何,于是他就拉着诸葛亮一起,来了个微服私访。

    结果一来就听到百姓们这些闲言碎语。

    最气人的是,这些百姓的话虽然粗俗了点,可言语之中却充满了对他的关心。

    这就让李承乾有些无奈了,真是想气又找不到理由。

    看了一眼七嘴八舌的百姓,李承乾叹了口气,还是决定先离开这个是非地。

    走了一会儿,旁边的诸葛亮突然道:“大都督,其实你之所以下令招纳三万士兵,应该是另有所谋吧?”

    听到诸葛亮的话,李承乾忍不住竖了个大拇指,“还是你懂我,虽然我下令要招纳三万士兵,可是却没规定时间和地点,我听说前些日子巴州等地好像同样发生了大旱,现在几地百姓可都是食不饱腹。”

    “知道大都督府为何有个大字吗?”

    诸葛亮想了想,“这就要从很多个层面来讲了…”

    李承乾直接打断了他,“没那么复杂,就因为一个‘大’字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