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感人的瞬间-《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2/3)页

    当他们到了刺史府之后,才发现消息并不是假的。

    刺史府门口,人山人海。

    所有百姓眼神炽热的看着那正在派发粮食的卫士,感动的无以复加。

    “这才是官府应该做的事。”

    “李公爷真是为民着想啊!”

    百姓们红着眼眶,几条街道拥挤着近万人,然而秩序却出奇的好。

    没有人捣乱,所有人都乖乖站着,任由阳光照在头上,却没人抱怨半句。

    烈日不仅烧身,还灼心

    在旁边一处楼房中,余水他们正站在二楼,看着街道的情况。

    “余兄,我总算知道,为何这李公爷要这么多粮食了!”

    任庆苦笑道。

    余水脸色复杂,“其实最开始,我以为这李公爷是想屯粮,然后高价卖出去,但是现在…”

    许琮摇摇头,“李公爷不是个好人,但却是个好官…”

    李承乾在刺史府中,看到百姓们井然有序,并未出现骚乱,不由得有些惊讶。

    多质朴的人啊!

    赈济粮食,这并不是四个见到的字,而是代表着沉重的意义。

    五十五车粮食,给整个黔州百姓,最后其实分不了多少。

    不过这也能解决燃眉之急,十几斤粮食,足够他们吃很长一段时间了。

    “唉,希望番薯和土豆可以快点成熟吧!”

    李承乾心里叹了口气,目光忍不住望向城西。

    前两天,方雄在城西找了两块上等良田,而后李承乾便将在签到得到的一百农户给弄了出来。

    这一百农户,种植技能点满,有他们种植那些粮食,绝对没啥问题。

    十斤番薯,十斤土豆,用来当种子,两个加起来差不多可以种出三分的番薯和土豆,也就是近七百斤。

    到时候,再用这番薯和土豆当种子。

    就这样越翻越多,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李承乾就有把握让黔州和下辖九州不会再有饥荒!

    因为无论土豆还是红薯,都有产量高、易种植的特点。

    再加上有经验丰富的农户打理,就算达不到一亩七千斤的数值,也绝对能有五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

    如今贞观年间,大部分百姓的粮食还是很富余的。

    但这种生活之下,百姓一亩地却也只能产出不足两百斤粮食,而那些下等田,最多更是只有一百斤出头。

    如今一亩地可以种几千斤番薯和土豆,那就相当于翻了几十倍啊!

    更何况,黔州的地貌很适合番薯生长,李承乾估摸着,一亩地产个三四千斤不是啥难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