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倒是记得,好像是有位崔家的人,后来是在翰林院吧。 不过李二对于这段时间的历史知道的也没有那么详细。 他也就是知道一些比较大的事情。 不管是不是吧,这位崔公子,如果是山东士族崔家出身,那状元的名额,大概率是预定了。 因为这时候的科举,还是以考试跟推荐相结合的。 在拟定录取名单的时候,还要叫上好几位大臣一起,来谈论一下那些应试者的名声,然后才定下名单。 只要有山东崔氏这个名头在,这位崔公子的名声就拉开别人一大截了。 只要他考试的时候不犯浑,没有什么错处,那状元就简直是他的囊中之物。 或许他都不需要自己去找什么公卿名门、社会贤达,投递自己的作品,以寻求推荐。 许多人自然而然的都会向尚书省和礼部推荐他。 这就是时人对士族的看法。 这也是士族的影响力的体现。 “咱们进去坐吧。” 李恪提议道。 他不太喜欢这种拥挤的感觉。 周围都是人,说话的声音也不小,十分嘈杂。 他想要听一些重要的信息,都听不出来那些人说的是什么。 李承乾无可无不可。 陆德明和孔颖达可不敢让来两位贵人在外面这么站着。 他们让一位侍卫先进去打点一下。 李承乾伸头往里看,里面早就坐满了人,反正大堂是没有什么空位了的。 只是不知道这望北楼的雅间包厢,可还有空着的。 若是没有的话,李承乾倒是很好奇,陆德明和孔颖达会如何安排。 是亮身份让人让座?还是使用金钱攻势? “咱们先进去吧。” 第(3/3)页